窮則思變,變則思通!
條條大路通羅馬,諸道相通。
人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你放棄了的是一棵樹,而得到的確是一整片大森林!
人為什麼可以成為萬靈之長?有一部分人曾經深入淺出的研究過這個問題,最後得出結論:“人和動物最本質的區別在於人善於思考,而動物基本上是靠於本能!”
作為齊天大聖,僅次於如來佛祖的存在,若是連人的思考能力都沒有?那也太會扯淡了。
猴子此時就在認真思考。
“為毛俺老孫明明是神猴,總是會被人誤會為妖猴?”
“為啥和尚變身高富帥,俺老孫卻還是一枚窮屌絲?”
“為何沙師弟可以當歌星,俺老孫只可以做山大王?”
“為什麼如來能夠當一教之主,俺老孫只能夠當教眾?”
……
看來,這一次的敗逃給猴子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對猴子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猴子痛定思痛,在反思!
反思自己都在哪些環節犯下了過錯,反思如何亡羊補牢?猴子化身為好奇寶寶,心中在向自己問十萬個為什麼?
猴子這股子認真學習的態度,堪比學霸!
這是一個蛻變的過程,對猴子的影響意義重大。
當猴子蛻變成功出關之日,便是猴子順利掙脫枷鎖之日!
到時候猴子氣候已成,跳脫棋盤,如來佛祖等將再也無法限制住猴子快速邁向巔峰的步伐!
屆時,猴子的修煉之旅將會是一片坦途,從此以後,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
因為猴子,閻王爺此時在地府裡面大擺慶功宴。
這一次慶功宴的豬腳是新任判官孤島豬玀獸。
閻王爺,黑白無常,孟婆等皆是在大口吃肉,而孤島豬玀獸卻一直在吃生魚片。
眾鬼兵一陣點頭,“孤島判官不愧為慶功宴的豬腳,就連吃東西都和其他人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與眾不同!
酒足飯飽,閻王爺隨口問道:“不知孤島判官如何會想到去請聖僧三藏前來救火,一解本君的燃眉之急。”
“最近我孤島豬玀獸正在看華夏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遊記》,我發現妖猴每次一遇到和尚便會吃癟,果然如我所料,這一次妖猴遇到了和尚還是得吃癟!”孤島豬玀獸又吃了塊生魚片後,回答閻王爺道。
閻王爺聽了,醉酒戲言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好啊,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本君最喜歡讀書了,尤其是《金瓶梅》,百看不厭呀哈哈……”
“呦西,同道中人!”孤島豬玀獸暗暗叫好。
酒後吐真言!
雖然閻王爺與孤島豬玀獸這三兩句話吐的不一定是真言,有可能是胡言,但是,就是這三兩句話造就出了一個極其富有傳奇色彩的武學宗師,一段不敗的武學神話!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一名叫作猴三的鬼兵聽完這三兩句話後,倍受啟發,腦洞大開!
猴三花費了大量的業餘時間來閱讀《西遊記》這本書,他如修煉武林秘籍般深深地研究此文,並且喜歡上了這本書以及這本書書中的主角孫悟空這一角色。
書上說閻王爺不是什麼好鳥!
猴三立馬果斷棄坑,鄭重其事的向閻王爺提出了辭工的請求!
辭工理由嘛?在這打工,不如回家種地賣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