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封的命令,鉅艦兩旁的木板被掀開,露出了裡面的視窗,隨後,一根根長達十多米,孩童手腕般粗細的鐵叉伸了出來。
火船虎嘯而至,到了大約幾十米的距離時,火船上的舵手們都紛紛跳船。這個距離再不跳,一旦撞上了可未必還能安全脫離了。
失去了舵手,火船雖然依舊向前疾馳,卻再沒有了調整方向的機會。
不過這時候劉封的旗艦也放緩了速度,眼看著火船就要成功撞上。
可這時候,一柄柄鐵叉調整了方向,在火船的衝擊力下,深深的扎進了船頭的木板之中。
有鐵叉作為阻力,再加上外船刷著桐油,披著牛皮,上面又不斷的澆水,使得火船絲毫傷害不到劉封所在的鉅艦。
緊跟著,鉅艦又重新將船帆開啟,原本放緩的速度又再度提升了起來,朝著陳生的艦隊撞了過去。而這一次,鉅艦的周圍還帶上了火船,透過鐵叉調整了火船的姿勢,一下子將殺傷範圍擴大了整整一圈。
一時之間,陳生的艦隊紛紛避讓,卻是措手不及,被鉅艦帶著火船衝了個七零八落。
同時,在鉅艦的桅杆頂部,升起了一面旗子。
遠處的呂蒙、淩統一見,登時氣血上湧,再也壓制不住內心的急切。
“全軍出擊!”
呂蒙、淩統一馬當先,順著劉封開闢出來的道路,朝著陳雲所在的方向疾馳而去。而在呂蒙、淩統身後,江面兩邊正有戰艦在集結,並朝著這邊急速駛來。
這兩支船隊,正是甘寧、董襲親自帶領的援軍。
一接到後路出現情況,劉封單獨禦敵的訊息,甘寧和董襲登時被嚇掉了兩魂六魄,清醒過來之後,立刻把指揮權下放給了副將,而自己則親自帶領預備隊以及抽調而來的戰艦急速脫離戰線,馳援後方。
戰線最前方的劉封已經靠近了陳生所在的戰艦,雙方距離不足三百米。
陳生所乘坐的乃是一艘露橈,這種船隻比赤馬更大一些,卻小於鬥艦和艨艟。
船隻類似放大了的赤馬,但在船身上覆有棚蓋,能阻擋弓弩碎石,而人則藏於棚蓋之中,故此稱為露橈。
陳雲此時站在船尾的桅杆上,觀察著遠處的戰況,或許是因為思慮太急,竟然完全沒有發現劉封座駕距離他越來越近。
等到陳雲察覺不對勁時,對方已經衝到了自己所在露橈的兩百米範圍內了。
麾下親兵不等陳雲下令,就已經開始轉向。
露橈的體型要比赤馬大,調轉方向時也會需要更大的半徑,以及更多的時間。最後,陳生所在的露橈雖然躲過了劉封旗艦的衝撞,卻沒能躲過被帶過來的火船。更倒黴的是,火船的原始撞角還扎進了露橈的船尾,使得陳生想要擺脫對方的糾纏,就只剩下了換船一條路可走。
猛烈的撞擊讓陳生險些栽倒下去,幸好在最後一刻他牢牢的拉住了桅杆,這才沒有摔下瞭望臺。
可沒等他慶幸過後,一支重箭直奔他面門而來。
陳生慌忙躲閃,好容易讓開那支羽箭,卻不想眼睛一陣劇痛,頓時眼前一黑栽倒。
原來,射手正是劉封,而他剛剛所使用的箭法,正是太史慈最為擅長的多重箭。
雖然劉封的技術還不如太史慈那般能夠施展五重箭法,但也能夠使用兩重了。
陳生雖然躲過了第一重,卻沒能躲過緊隨而來的第二支箭,還被正中了眼睛要害,即便不死,也已重傷了。
果然,一群人慌忙叫喊起來,呼喚著陳生。而周圍的戰船也都看見了這一幕,士氣跌入谷底,甚至忘了躲避。
恰好這個時候,呂蒙、淩統那二十艘戰船殺入戰場。
兩人都是驍將,雖然年紀尚幼,卻已經有著不俗的武力。再加上甲冑優異,又有勇武甲士緊隨其後,再加上陳生此時生死不知,雙方甫一接觸,陳生所部就被打的節節敗退。
陳生久久沒有起身指揮,這使得周圍發現情況不對的戰艦都失去了戰意。
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主將究竟有沒有事,而且劉封的旗艦一路橫掃,讓陳生所部無計可施。
種種情況之下,陳生所部其實已經距離崩潰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