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霍柔風第三次見到慶王。
第一次是在永濟寺的功德殿,慶王與芳儀長公主一起來的,華貴雍容,親和風趣;
第二次是在香山,慶王與她談起雲南的生意,沉穩冷靜,隱隱有幾分太后的精明淡定;
而此時此刻的慶王,卻像是變了一個人。他的臉上陰晴不定,直到聽完展懷說的話,霍柔風才感覺到他像是稍稍放下心來。
霍柔風越發想知道那被慶王撕碎的黃紙上,究竟是寫了什麼。
小孩子的眼神大多都很好,何況霍柔風不是愛讀書的小孩,所以她一向對自己的視力引以為豪。
可是從她的角度,也只能看到那張黃紙上只有一行字。
那行字力透紙背,但卻看不到寫的是什麼。
究竟是什麼,讓一貫冷靜的慶王分寸大亂?
死鬼老皇帝的遺詔?不可能,字太少了。
如果不是,那麼就一定是把柄,慶王不想為人所知的把柄。
屋子裡有十二個人,可是卻連細微的呼吸聲都聽不到,屋內是死一樣的靜寂。
展懷的話音依然迴盪在每個人的耳邊,無論是殺掉郭詠,綁架霍輕舟,還是算計慶王,都是隻為一個機會,一個脫離父兄掌控的機會。
霍柔風忍不住捫心自問,如果她到了展懷的年紀,能不能也如展懷一般的從容不迫?
但是她也知道,慶王不會只是因為展懷的三言兩語,便相信展家父子離心,兄弟不合。
果然,慶王哈哈大笑,笑聲中再也沒有了方才的陣怒,他笑著說道:“展五公子是在說笑話吧,小王早就聽說閩國公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且令尊位高權重,就是小王也望塵莫及,展世子也是不世出的英才,展五公子若非生在閩國公府,即使少年英雄,恐怕也不能十五歲便能領兵殺敵,戰功赫赫吧,小王委實想不出來,沒有了閩國公和世子的佑護,展五公子還能到哪裡找到更好的機會。”
這番話明似嘲諷,實則卻只是引子,字裡行間都在告訴展懷,他不相信!
展懷面色平靜,他耐心地聽完慶王的話,徐徐說道:“我有四位兄長,如今還有三位尚在人間,我以為在這世上,若還能有人明白我的處境,那定然非慶王爺莫屬,因此我才處心積慮找到王爺,沒想到王爺卻給我擺出一番道理,呵呵,展某受教了。”
慶王的笑容凝在了臉上。
展懷還有三位兄長尚在人間,而他也同樣。
這便是展懷所說的“若還能有人明白我的處境,那定然非慶王爺莫屬”了。
是了,他也有三位兄長,長兄是先帝最喜歡的,從三歲起便當做太子來培養,五歲時便坐在先帝身旁,在御書房裡聽先帝與大臣議事,八歲時上朝觀政,先帝偶爾還會考教他幾句,可惜這位傾注先帝心血的皇長子,尚未及冠便早夭了。
他的二哥便是當今天子,這自是不必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