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俊一個做帳先生,卻甘願扮成貨郎到弄堂裡打探訊息,這一定是太平會的命令,太平會看中他是生面孔,沒有江湖氣,又會討大姑娘小媳婦歡心。
可是太平會打聽左嬤嬤是為了什麼?當然不會是真的要找左嬤嬤攀親戚,他們是要在左嬤嬤那裡打聽霍九爺的事情吧。
當初霍柔風得知有人找左嬤嬤時,還以為是霍二老爺和霍三的手筆,卻沒有想到,竟然會是太平會!
霍柔風在屋子裡轉圈圈,她知道謝思成沒有再去河南,自從正月回來,直到現在都在京城。
她很想去找謝思成問個清楚,可是轉瞬,她便想起一件事來。
當初得知有貨郎在弄堂裡打聽左嬤嬤時,她還不認識謝思成,那時她沒有去寧波,沒有扭到腳,沒有被謝思成在小船裡醫治。
亦就是說,在她與謝思成見面之前,太平會就已在打聽她的事情了。
因此,這件事或許不是謝思成做的。
霍柔風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先不去問謝思成了。
正在這時,寶墨歡天喜地跑了進來:“九爺九爺,霍小狀元來了,這會兒在前院呢。”
春闈,霍輕舟高中會元,又在殿試時被欽點狀元,成為本朝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郎,槐樹衚衕的霍家從此父子雙狀元,一時被傳為佳話,為了區分,民間便稱霍江為霍老狀元,霍炎為霍小狀元。
其實霍江也才四十出頭,離這個“老”字還早。
皇帝疏於朝政,郭詠死後,內閣便由次輔賈徵主持,四月,賈徵正式出任首輔,次輔便落到趙旭頭上。
賈徵是太后的人,趙旭則是郭詠一手提拔,算是皇帝的人。
雖然看似平衡,其實明眼人都知道,不論展懷是無意之中闖入局中,還是太后有意為之,這一局都是皇帝落了下風,折了一個郭詠,還丟了首輔之職。
而霍江昔年也得太后提攜,後來他不知何故退出內閣,但是太后對他一直青眼有加,如今霍炎入仕,賈徵自是想要拉攏。霍炎本應到翰林院觀政,賈徵便以父子不可同在翰林院為由,把霍炎安置在督察院。
這是沒有先例的,但是又讓人說不出什麼,畢竟霍江身為翰林院掌院是事實。
前陣子,霍炎以御史身份跟隨新任戶部侍郎景緻中去了安徽,霍柔風還不知道他已經回來了,看寶墨高興的樣子,肯定是從霍輕舟那裡得了賞賜。
還沒有走到前院,霍柔風便知道了,霍輕舟帶來很多安徽特產,霍柔風身邊的丫鬟小廝,人人有份。
寶墨只有八歲,得了一個木雕的小牌子,上面有霍輕舟親筆的一個舟字,不知道是誰告訴他的,說霍小狀元的墨寶能當傳家寶,寶墨高興得不成,把那個小木牌當寶貝一樣。
霍輕舟離開京城已經三個月了,比起三個月前,他看上去沒有變化,長途勞頓,他甚至看不出一絲風霜之色,一看就不辛苦。
看到霍輕舟,霍柔風便想起張青俊的事來,她不會忘記,在沒有高中狀元之前,霍輕舟和謝思成走得很近,她問霍輕舟時,他還曾經說過他想加入太平會。
見霍輕舟一身官服,霍柔風問道:“你什麼時候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