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蓉是六名閨秀中最後一個抄完的,她從長青閣出來時,別的閨秀都已經走了,因此,一直在等她的霍思謹便把其餘幾名閨秀出來的神情盡收眼底。
包括李芝蘭在內,所有閨秀都是捧著宮花出來的。
誰也別笑話誰,大家都一樣,太子殿下全都看不上。
回來的路上,霍蓉依然像往常一樣嘰嘰喳喳:“謹姐姐,不瞞你說,我都快忘了咱們還有位太子爺了,今天走進去時,初時我都不知道那是誰,還是長公主給我引見的。”
霍思謹微笑:“誰不是呢,哪能想到坐在長青閣裡的是太子爺呢。”
是啊,直到走進長青閣之前,她還以為今天這場是太后為慶王選妃,卻沒想到,選妃是選妃,卻是選的太子妃。
“太子爺長得不俊,一點兒也不像慶王爺。”霍蓉抱怨。
霍思謹噗哧笑了,打趣道:“世上有幾個侄兒長得像叔父的?大多數還不都是隨了自己爹孃。”
“那倒也是,炎大哥長得就不像海二伯,海二伯考了兩次才考上進士,炎大哥一次就考了個狀元回來,果真是隨了江大伯。”
這個霍蓉,明明說的是長相,可是說來說去,卻又說到考狀元上了。
世人就是如此,霍江是狀元出身,霍炎也是,於是便理所當然地認為霍炎是隨了霍江,至於長相性情反而沒人關心了。
“謹姐姐,你說太后為何要讓咱們抄經啊,太后不知道太子爺懂經文的嗎?”霍蓉好奇地問道。
霍思謹覺得好笑,哪裡是不懂經文,分明是太子看不上她們這六個人而已。
她道:“我前幾年才回京城,你從小在京城長大,之前也沒有聽說過太子爺的事嗎?比如他不像天子那般一心向佛?”
“唉,我自是知道有位太子的,可是我還以為他還是小孩,再說這些年也沒有聽過他的訊息啊,別說太子了,早幾年連天子的訊息也聽不到呢。”霍蓉抱怨道。
皇帝雖然在十幾年前便已繼位,但是繼位不久,皇權便落入太后之手,從那以後,皇帝做的最多的事,便是燒香拜佛,如今雖然親政幾年了,可他做的最多的事,依然還是燒香拜佛,就連內閣的閣老們都鮮少能夠得見天顏,更不用說她們這些養在深閨裡的女子了。
“唉,皇帝今年也剛過而立之年,太子卻和我們差不多的年紀,皇帝像太子這麼大時,已經有了皇太孫了。”繞來繞去,霍蓉終究還是不甘心。
十五六歲的太子啊,雖然長得不俊俏,可是哪個少女不想做太子妃呢,那可是未來的皇后啊。
慶王爺長得俊,可慶王爺比她們年長許多,已經是二十多歲了,自是不能與年少的太子相比。
霍蓉抱怨了整整一路,霍思謹卻連話也懶得說了。
太后不顯山不露水,越過皇后,給太子選妃,這件事除了她們這六位閨秀以外,恐怕無人得知,落選的閨秀自是也不會四處張揚,以免影響到日後的親事。
可是這樣一來,慶王選妃,卻不可能從她們六個當中挑選了。
哪有叔叔撿侄兒挑剩下的?
何況太子還只是太子,不是皇帝。
想到方才芳儀長公主燦若春花的笑容,霍思謹便一陣心寒。
只有六個名額,霍家卻佔了兩個。顯然,霍蓉只是掩人耳目,太后或者長公主原本是屬意於她的。
可是太子看不上!
霍思謹攥緊了帕子,那天她向郭玉齡表明心跡,除非郭玉齡從中使壞,否則就是長公主故意為之。
故意讓她來參加太子妃的甄選,斷了她想進慶王府的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