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許是蘇井然這支人馬的運氣好,亦或是蘇井然的第二種猜測亦然成真,又或是中途發生了什麼蘇井然並不知道的潛在變故。
總而言之,這剩下的一天半幽幽古路,異常安寧。其間即無巨大的危機潛伏,亦無突發的變故阻路,他們就這樣一路上暢通無阻的直達紅雲渡的山腳。
待得眾人到了山下,一座異常恢弘大氣的石碑立於上山的青花石道之旁,上面寫著‘登雲古道,路遙且艱’八個大字,端是氣象非凡,惹人注目。
而石道的兩側各立一隻展翅高飛的白鶴石像,石像靈韻實足,栩栩如生。
若是眾人,細細以神識觀察這兩隻石鶴,甚至可以看到兩隻石鶴振翅九霄的幻像。
不過此時最惹人注目的,即非那氣象非凡的登雲八字,亦非那靈韻實足,有振翅九霄幻像的石鶴。
因為這裡最惹眼的還是那整整齊齊排在登雲古路路口之外的浩浩蕩蕩長若遊的上山隊伍。
這隊伍龍蛇混雜,身份各異,貴賤貧富強弱不一,然而就是這樣一群人,卻是井然有序的在這裡各自排隊,這不得不讓人心生側目。
要知道紅雲渡乃是勾連九州與域外無法之地的唯一仙渡,來這裡的人三教九流數不勝數,仙道魔道大妖山鬼層出不窮。然而就是這樣,眾人依然能在紅雲渡下,和平相處,共坐仙舟。
這便不得不說紅雲渡的掌勢之人的背景之雄厚,以及巡天盟在禹州的威嚴之盛烈,否則尋常仙渡怎麼會有這樣的祥和景象。
要知道殺人奪寶扭頭就走,這在尋常仙渡之腳下,那是最常見的事情,然而此地卻是幾乎不可見,便是紅雲渡到底是何等強盛。
只可惜蘇井然眾人的注意力全然不在此處,他們可不關心紅雲渡的威信如何,因為那是僱主拜凰該去擔心的問題。
他們此刻皆是苦惱的看著眼前的一切,那漫長的看不到邊際的長龍佇列,才是令眾人愁緒不已的地方。
因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若是按照這樣的隊伍排下去,天知道何時才能登山,他們此刻只能心下感嘆,這紅雲渡未免生意太火爆了點吧,這人山人海的,猴年才上的去啊。
好在這隊伍雖然漫長,但是登山速度極快,一旦入了那登雲古路,人馬便化作一道光影瞬間消失。
若不如此,蘇井然估計光是排隊,他們這些人星夜兼程,都要花上個兩三天的時間。
就在此時,那拜凰率先下了馬車,走到眾人面前道:“諸位兄臺,紅雲渡已至,我等總算可以暫時緩一口氣了。只是這紅雲渡,雖然安全萬分,但是我們還是不可以掉以輕心。雖說對方已然不能明搶,但是偷盜二字,可自古以來都不曾消弭。所以還請大家多擔待一二,我拜凰在此感謝諸位了。”說著,就是深深的拜了一禮。
那早已在無形之中形成團體的眾人,皆是先後與拜凰換禮寒暄了一番。
只有蘇井然等幾個特異獨行之人,無動於衷的看著眼前無所謂的場景,不為所動。
不是蘇井然不懂得寒暄見禮,只是蘇井然清楚,若不是為了那一百顆玉靈珠,誰稀罕搭理這一身銅錢味的凡夫俗子。
既然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一般,又何須在這等場合,裝模做樣的一番寒暄呢。
時光如沙繞指柔,光陰似水為情流。
時間一晃,已然是一閃而去。
蘇井然眾人隨著拜凰的帶路,早在第一日晌午十分,便已然入了紅雲渡的山下路口。
那隊伍看似漫長,實則流動極快,不然蘇井然他們也不會如此快的就上了山。
那登雲古路,亦是神妙異常,當眾人一踏入古路的地界,便是一瞬間來到了紅雲渡的上山,而那自山下道九天之上的距離,卻是僅在眾人一步之間。
那道路的玄奧,幾乎就如天地間的傳送大陣一般神妙,然而那卻又全然不是。
蘇井然至此都不曾明白,為何那登雲古路上寫著‘路遙且艱’四個大字。
在蘇井然看來,那從山下登至九天之上的山巔之界,不過僅僅只用了一步,這對於天下任何人來說,都可謂是及其近的一段距離。
既然如此,那登雲古路之後為何會批註‘路遙且艱’這四個字呢?
不過相比於此,蘇井然更是對於紅雲渡仙渡的另一個令世人成最的地方更是好奇不已,他實在難以理解,到底是何種風景,竟是令當年名傳萬古的遊俠騷客‘杜子美’寫下‘春風一遇紅雲火,人間哪得四月天’的驚世評價。
不過可惜,蘇井然註定這次要失望了,因為當拜凰帶著一行人到了紅雲渡之後,竟是沒有給眾人留下絲毫的私人時間,直接領著眾人及高大的靈馬,直奔此次的跨域仙舟‘風行者’而去。
這仙舟高大巍峨,簡直像一座漂浮於天際的小型縣城般龐大,其間樓層閣宇層層疊疊怕也是有十來層之高。
其間作坊,酒樓,店鋪,典當,戲樓,青樓,各種生活場所應有盡有。
這還只是浮於整座仙舟表面的一些建築,在其內部到底還有何種隱蔽場所,也許只有這艘‘風行者’的船主才說的清楚。
這仙舟龐大至極,至少可以容納近十萬人在此自由活動。
然而真正敢在此等仙船之上自由玩樂的人,終究只是少數。畢竟在此等仙舟之上,就是喝杯清茶,都是金錢在流水。
當然這艘仙舟上的一切,絕對都值的起他應有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