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寒葑的介紹,伊戚腦中蹦出了一些相應的資訊,只是對外太空研究院的介紹…非常少。
“聯邦的希望?原因呢?”
“這要從創世粒子說起,經過上百年的探索與研究,以及…星際殖民廣泛的興起,研究學者漸漸發現,創世粒子只存在於擁有文明的星球、位面中,而這也是希望的由來。
由於信仰之爭與最終浩劫的降臨,導致地球上的很多變化,都已經處於了不可逆的狀態。
因此,只有將科技發展到宇宙時代後,聯邦才有可能將族群轉移至,一個孕育了生命,卻沒有誕生出文明的星球上。
只有徹底遠離了創世粒子,人類才有可能擺脫掉三大夢魘的陰霾,與幻想種族帶來的威脅……”
……
寒葑口中的不可逆狀態有很多,最典型的…要屬地球此刻的形態了。
儘管在普及式教科書的內容中,地球仍被描繪為擁有七大洲、四大洋,且不斷圍繞著太陽旋轉的星球,但真實情況卻非如此。
其實,在最終浩劫來臨前,地球就已脫離了球體形態。
那時,地球先是出現了劇烈的膨脹,隨後又漸漸衍化、凝聚成了漂浮在宇宙中的巨大陸地,而這種形態被統稱為…位面。
這是一種由力量提升而引起的星球進化,它也被稱之為升格。
完成升格後,被提升的不僅僅是力量,此外還有面積,例如地球…它的面積就被提升了上千倍之多。
所以,儘管同樣是七大洲、四大洋,但是除了名稱以外,兩者間已無一絲一毫的關聯了。
至於…教科書上的內容,原本是一種嘗試,當權者打算用這種修改認知的方式,將地球還原到最初的形態。
畢竟,創世粒子會依照人類的認知,而產生相應的效果。
不過,這種嘗試失敗了。
即便聯邦95%以上的民眾,都堅信地球是球體,但是位面的地球形態,依然沒有發生絲毫變化,而這…就是不可逆狀態。
升格是為了適應地球上的力量,哪有被還原的道理,如果真要強行還原成星球,那地球…或許會先一步被澎湃的力量爆掉。
儘管嘗試失敗了,但是認知的修改卻很成功,或者說…愚民的效果很好,為聯邦穩定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此一直被延續到了今天。
除了地球的形態外,不可逆狀況還有很多,比如說…三大夢魘與幻想種族,同樣屬於無法消除的不可逆狀態。
人心中的慾望、人性中的黑暗、精神上的恐懼與混亂,以及…永無止境的想象力,都是無法被徹底杜絕的東西。
因此,當它們被具現到了現實中,變成真實存在的事物後,便失去了被消除的可能性。
所以,外太空研究院才會被喻為希望,因為只有逃離地球,前往沒有創世粒子的星球上,人類才能遠離一切威脅,開始新的生活。
可問題是……
……
“星際移民不是已經很成熟了嗎?怎麼……”
“星際殖民是星際殖民,宇宙時代科技是宇宙時代科技。”寒葑罕見地發出了一聲嘆息,說:“聯邦如今的科技,是建立在創世粒子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