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之後,貴族少女才收回目光,轉身看著…仍在劇烈喘息的伊戚,淡淡的說:“世間本無罪惡,可當人們看到罪惡後,心中便有了罪。”
伊戚並不贊同少女的話,可在經歷了剛才事情後,卻又無力反駁。
如果,剛才不是被少女遮擋了視線,自己…大概已經變得如那團罪孽一般,醜惡、扭曲、且汙濁不堪了吧。
這是一種唯心式的認知觀。
世間本無戰爭,可當人們發動了第一場戰爭後,世界就變得征戰不休。
世間本無謊言,可當第一個人學會了欺騙後,謊言就填滿了我們的世界。
所以,從認知的角度講,如果我們既不清楚、也不知道罪惡是什麼,那麼…罪惡這種東西,確實是不存在的。
有人看見了爭鬥,所以學會了爭鬥,有人看見了欺騙,所以學會了欺騙,有人在電視中,看到了警察破案,所以學會了犯罪。
因此在很多時候,在我們還未擁有相匹配的自制力時,卻又知曉了一些本不該知曉的東西后,這確實…會演變成一場災難。
它就是一把雙刃劍。
在愚民時期,我們總會大呼古人愚昧,卻不曾看到古人心中遺留的淳樸。
時至今日,民風大開,然而所見所聞,卻都是些道德敗壞、人性扭曲的破事兒。
這就像,所有人都知道統一會帶來和平,卻沒有一個人會為了和平,而放下手中的屠刀一樣。
因為,這把屠刀的名為…權利。
這就是現實了,聖人們開民智、有教無類,為的是明是非、辨善惡、知良莠,勸人向善。
然…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真是莫可奈何啊!
既然不能向善,不如愚之。
這便是地球聯邦如今的行為準繩,同時也是科技呈跳躍式發展的原因,更是《人類大憲章》十三條文中的…第一條文。
……
其實在以前,伊戚並不認同大憲章中的某些內容,因為他總會感覺那些內容太過殘忍,比如說…每年因意外,而死去的數百萬聯邦民眾。
但在見到那團不可名狀的罪孽後,伊戚卻感覺到這是人類最大的幸運。這不是針對某個人的幸運,而是對於整個人類族群而言的幸運。
同時,這也是地球聯邦的法則,你可以作惡多端,你可以為富不仁,也可以殺人放火,但在作惡之前,請你先做出足夠的貢獻。
如果力不能及,無法為聯邦做出任何貢獻,那…你還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好人。
否則,既不願做出貢獻,還要一心為惡,那就請你去死吧!
無關善惡,不論是非,只求生存,這便是大憲章的本質。
然而,作為大憲章的受害者,伊戚還是無法認可其中某些內容,但是見到那團不可名狀的罪孽後,伊戚卻不會再去質疑了,最多是保持緘默,然後…心存敬畏……
……
當伊戚結束了劇烈喘息後,便深深吐出了口濁氣,繼而問向少女:“不知,閣下口中的小忙是……?”
“淨化罪孽!”少女語氣清淡,就像在說無關緊要的小事一樣:“無需太多,只要淨化一點即可。”
伊戚沉默了半晌,問道:“那您為什麼選擇了我?要知道我……”
“不是我選擇了你。”不等伊戚說完,話語便被少女打斷了:“而是你擁有著一種的力量,一種能夠淨化罪孽的奇異力量。
雖然它還很弱小,但…卻是從創世之初,到現在的200多年間,從未出現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