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梨雨還沒有來得及因為得到了一份工作而喜悅,倒是她本人先在網上出名了。
一切都是因為那首歌。
那天晚上,在客人都安靜聆聽蘇梨雨唱歌的時候,也有不少人拿起手機錄下了演唱的影片,傳到了微博上。
手機的音質很差,現場也有些嘈雜,但依舊能夠聽清楚蘇梨雨的聲音與吉他的旋律,這首歌很快被人們注意到,在幾個微博大V的轉發下,迅速爬上了熱搜。
熱搜標籤是“致十年後的自己”,而蘇梨雨本人,因為其投入感情的演唱和水準以上的唱功,也被譽為“最美駐唱歌手”。
還有人突發奇想,將這首歌的譜子扒下來重新演奏,翻唱,搭配上《星之聲》的畫面剪輯上傳影片,在番茄影片網竟然也收穫了十幾萬的點選。
當然,網路的上的傳播依舊有侷限性,至少寧江市索任音樂公司的經紀人王珂直到一週後,才在同事的提醒下看到。
其實倒不是他沒有關注,只不過王珂最開始看到的是那個剪輯影片,其中根本就沒有蘇梨雨的存在,他也就當正常的熱點看看就算了。
事情的開端是他同事偶然翻到了最開始的那個微博,仔細一看,認出了唱歌的人。
“哎,王珂,這唱歌的是不是你手下那個,呃,那個誰來著?”
同事將手機拿過來,王珂看了一會兒,才辨認出其中的女生,在腦中過了一遍,才一拍大腿。
“哎喲臥槽,蘇梨雨!”
“是吧,我就說是你帶的那個蘇梨雨。”
同事附和道。
“這影片可是熱搜啊,你還不抓緊機會運作運作,說不定就捧出一個大明星來。”
“我馬上去找她。”
王珂拿起手機,找了一段時間才翻到蘇梨雨的電話號碼,直接撥透過去,卻是無人接聽的狀況。
“這孩子,搞什麼呢?”
一連三個電話,都沒有回應,王珂頓時急了。
他剛準備拿起外套出門,就想起好像最近自己的確聯絡過蘇梨雨。
“對啊,她好像是參加了個什麼動畫的配音。”
開啟工作表格,王珂終於在其中一個表格找到了蘇梨雨的工作安排。
“媒體工房,開車過去四十多分鐘呢,應該趕得上吧?”
確認了一下時間表,王珂才急匆匆坐電梯到地下停車場,開啟導航便駕車出門。
七月中旬,豔陽高照,寧江更是如同蒸籠,悶熱不堪,王珂的內心也像是有一團火在燃燒,令他變得煩躁起來。
他屬於層次比較低的經紀人,並不像那些專屬經紀人風光,手裡十幾個都是新人,最厲害的一個才出第二張個人專輯,銷量不到十萬,而其他的,就像是蘇梨雨,籍籍無名,甚至連一張專輯都湊不出來。
這些新人可能需要一個機遇,有的人懂得利用自身的優勢去尋找,有的人,比如蘇梨雨,循規蹈矩,如果沒有特別的巧合,根本沒辦法出頭。
一個不使用社交軟體,不會在網路上經營自己人設,也不懂蹭熱度的人,怎麼才能出頭?
一邊在高速上開車,王珂一邊確認蘇梨雨的行程,她今天整個下午應該都在媒體工房錄音,現在去還來得及。
他腦中已經有了幾個現成的方案,首先,公司需要及時將蘇梨雨推出去,建立她的官方微博賬號,吸一波流量與關注,這個賬號平常由公司的公關宣發直接運營,人設王珂都已經想好了,就是鄰家女孩的清純形象,業餘進行配音,平易近人的創作型歌手,符合蘇梨雨的經歷。
接著,再將那首《致十年後的我》製作成單曲專輯,在網路上付費下載,時間來不及給蘇梨雨製作一整張專輯了,王珂只能採用特別的辦法來維持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