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明兵已經兵臨了山東,並有數萬要八旗精銳投降,更有二十來萬綠營兵投降,清庭上下俱震動不已。
清庭面前明兵的攻勢,清庭把各地駐防八旗俱調向山東,特別是江南的駐防八旗都調集向山東,在清庭眼中,只有把明兵打退或消滅,天下才算坐穩,要不然,分兵在諸地那便是分散力量。
就在清庭一下達徵集命令後,得到錦衣衛情報的朱由榔,立馬令劉文秀策劃全面進攻的計劃。
當明兵在陝西河南大勝的訊息傳至江南時,江南那些雌服在清庭馬刀下的官員,無不透過錦衣衛傳達出效忠之意。
有些地方,錦衣衛都已經罷出門面,當地官員在八旗兵一走後,都自行剪辨了,待江西湖廣的八旗兵後撒後。
因此前綠營兵被調往河南戰場,使得此地的兵力極為空虛,使得劉文秀極為大膽地令各地民壯與守備司向北進攻。
已經得到清庭在陝西河南大敗訊息的各地駐防八旗兵將也軍心大動,他們也不敢沒有想著在此地與明兵死戰,更與明兵達了默契。
如同交接似的,八旗兵前腳一走,後腳明兵接管城池,內閣也依勢授官於當地官員,而百姓也開展向曾投靠八旗而欺壓百姓的二混子報復。
不到一個月,南方便完全恢復了,那怕是南京,張煌言都極為不相信地,自己會如此取得南京,那怕南京的清江寧駐防將軍喀喀木極為想堅守此城與明兵決一死戰。
但看到身後那些大包小包的部下那極流露出來的恐俱,他便明白,這些士兵已經廢了,再也不復此前的戰力了。
不過當他回望著自己的家室時,他也自嘲一翻,此時他明白,清庭或許應該回到那冰天雪地裡。
就在明兵不廢一兵一卒而得復南方時,清庭也集兵十萬精騎于山東,更有十萬新徵之騎兵於北京城郊,這些士兵俱是蒙古旗兵。
待喀喀木接旨成平南將軍領著十萬騎兵向位於鉅野的明兵開去,而此時清庭也得知南方被明兵光復,清庭上下俱氣得吐血不止。
他們也想不到會出現這種情況,他們本來認為明兵大部兵力都在東山,他們不去打南方,明兵也沒有實力進攻南方。
其實清庭上下那裡明白,陝西河南二戰的失利,已經讓南方那些已經墮落的八旗兵俱怕不已。
不過此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清庭也只能盯著山東,專心與明兵在此戰一死戰。
而清庭議政王大臣一致決定下,清庭也在準備另一手,即撒出北京回遼東,以圖東山再起。
而得到南方大明,內閣立馬組織人力物力,全力支援朱由榔的東山大戰,而在節節大勝的訊息傳到四川時,那些剛剛整合的騎兵,立馬便統一了人心。
在朱由榔調動下,金聲恆王得仁俱調為此騎兵主將,一半歸李定國指揮,一半歸朱由榔帳下。
不過此時,在精力準備下,朱由榔令焦璉林時望陳友龍等將領大遙大罷向濟南而去。
此時得到騎兵力量加持下的李定國,終於對洪承疇發起了最後一擊。
在強兵利器之下,已經沒有援兵的洪承疇在上了最後一道奏摺便在大同城城破之時抹了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