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的球豆果殼被林千行堆積在了一起。
隨後他用天工之手敲擊了幾下,陡然間,這些球豆果殼化作了一個巨大的整體實心的球體材料。
這是林千行最近用石斧砍灌木時研究到的天工之手的真正用法。
當時他砍的灌木根本不足一方,所以獲得的木方材料其中便夾雜著一些泥土。
當時他就有了一些猜測,感覺天工之手採集材料的特性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後來一番嘗試後,他便有了新的發現。
天工之手採集材料時,會將其化作方正形狀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因為天工之手能夠隨心意的將材料的形態進行組合,變化,合成。
就算是一堆石渣,林千行也能直接用天工之手合成為石方。
而且並不限定於石方。
只要林千行想,可以是任何形狀。
長條的也可以,圓形的也成。
之所以是石方,是因為他的思維慣性裡面,覺得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材料,所以才會一開始直接在山壁砸出了石方來。
球豆果殼所化的實心球體材料被林千行用石刀開始處理,不多時,林千行便從中掏出了一個輪胎出來。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林千行是想直接用天工之手把材料直接組合變成輪胎的。
但那需要極其豐富的想象能力,他現在的精神屬性,想一個圓,想一個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都還行,但想一個複雜的輪胎形狀,就稍微有點費力,需要熟練之後才行。
不過好在只要製作出來之後,有了圖紙,之後直接填充材料就能製作了。
這個輪胎完全由球豆果殼製作,金黃的外表看起來很好看,不過林千行並不確定是否好用。
旋即,林千行將輪胎套在了他此前製作的手搖木車的車輪上。
套完後,他抓起此前剩下的球豆果殼貼靠在缺口附近,心念一動,這些球豆果殼便自動的貼合上去,看起來嚴絲合縫。
他上車稍微活動了一下,感覺的確有減震效果後,又回過頭來看了看磨損程度。
磨損程度不算太大,那就沒問題了。
林千行完全可以把它當成消耗品來用。
反正球豆本身的生長速度那麼快,完全不用考慮損耗的問題。
製造也方便,之後他消耗體力直接用圖紙生成就行了。
而且還是可以連帶著木輪,乃至整輛車一起生成。
說起來,這些材料合在一起製作的工具,耐久度是共享的嗎?
林千行對此也有些好奇。
因為他天工之手加持之後製作出來的工具,如果耐久度到了極限,就會直接消失。
並不會是某一個單獨的部位出現損毀。
所以他很好奇會不會是共享的耐久度。
如果是的話,那他大可以用一些耐久度低一點但是效能比較合適的材料,結合一些耐久度高但效能比較垃圾的材料一起製作工具,那樣的話,他現階段就能製作出相當優秀的工具了。
當即林千行就嘗試了一番。
用泥土結合石頭還有木頭以及樹葉分別製作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