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個餛飩,五十碗麵條,蘇欣欣準備的這些東西沒到晚上就給賣掉了。
她的確也忙得夠嗆。
所幸她來時王阿婆怕她一個人忙不過來,給她準備了不少的碗筷。
不然蘇欣欣要給人既要下餛飩,下麵條,又要收拾碗筷,洗碗,根本忙不過來的。
回去之後也才兩三點鐘。
王阿婆看到蘇欣欣回來了,都驚訝了:“買得這麼快嗎?”
村裡人節省,根本捨不得吃一碗麵條。
這縣城裡的人怎麼這麼捨得。
王阿婆原本以為今天這麼多餛飩是差不多了,結果居然這麼早就賣完了。
蘇欣欣笑著說:“這幾天我做了活動,大家有貪便宜的心理,所以生意會忙碌一些。晚上的時候,讓建民一起過去,我一個人實在有些忙不過來。”
蘇欣欣是能吃苦耐勞的,可她今天實在太忙,累得腳都邁不開步子。
王阿婆本來晚上也就裹了兩百個餛飩,看著眼下這個情況,問蘇欣欣還要繼續弄一些嗎?
蘇欣欣點了點頭。
她想要趁著剛開始有優惠活動,想要多留住一些人。
後世的人吃多了加了很多調料的餐飲,自然是不會覺得蘇欣欣這些大骨湯底湯的餛飩和麵條好吃。
但如今是窮苦的八三年,知道用大棒骨湯下麵條的不多。
大家對於吃的方面還只限於能吃飽,口味方面並不會太講究。
蘇欣欣的麵條和餛飩的口味都是大家沒有嘗過的,所以才會生意這麼紅火。
更重要的是蘇欣欣的攤位在人流多的地方。
上萬人,有幾十個人聞著味道沒抵住誘惑也足夠了。
晚上的時候,有了傅建民的幫忙,蘇欣欣省力了不少。
他們把準備好的那些材料和餛飩賣完就回家。
傅建民是第一次跟著蘇欣欣出來擺攤,回去的時候激動地與她說:“嫂子,好多人!我第一次遇到這麼多人。”
下班的空檔,肉聯廠和毛紡廠的職工一起下班,一擁而上把人團團圍住,堵得傅建民心裡發慌。
他雖然跟著蘇欣欣去了不少地方,還跟著她收糧,可他也沒有見過這麼多人過。
蘇欣欣笑著與他說:“兩個廠子上萬人,可不是人很多。”
傅建民跟在蘇欣欣身後小跑著,心裡是歡喜的。
以前在安平村,大家都叫他傻子。
現在再也沒有人會說他傻了,那些買餛飩麵條的都叫他同志。
“嫂子,你真好!我幸好跟著你了,如果我沒有跟著你一起出來,我還是個傻子。”傅建民說。
蘇欣欣笑著與傅建民說:“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等到家之後,蘇欣欣算著今天的收成。
這是第二天,毛利有一百來塊錢。去掉成本和人工,蘇欣欣粗算能賺個六十來塊錢。
她心中歡喜得很。
接下來生意可能沒有頭幾天好,但收入也是比廠子裡的那些死工資好太多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蘇欣欣的生意真的越做越紅火。
最初,她只是支了一張桌子,因為生意太過紅火,她去農貿市場又買了幾張移動的桌子和椅子。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從一張桌子發展成了五張桌子。
她每天的毛利能有一百多塊錢。
最開始時大家會坐在攤子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