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遠橋見自己的身份被叫破,對方就該是江湖中的人物,拱手道:“不敢,未請教閣下尊姓大名?”
“嘿,我等都是無名小卒,說出來只怕汙了宋大俠的耳朵,但有一事卻需向宋大俠稟明,我等都是明教弟子!”
“明教!”
聽到明教二字,現場原本已經緩和的氣氛頓時又變得緊張起來,武當派此行就是為了對付明教,沒想到在這裡就碰上了。
更奇怪的是,對方既然認出宋遠橋身份,為何還要自曝門戶,難道有信心以少敵多,並未將武當派放在眼裡?
“宋大俠,還有武當派的各位英雄不必多慮,我等投身明教,為的就是多殺幾個韃子!”
為首那人舉刀指向癱坐在地的漢人通事,咬牙切齒道:“為了殺這奸賊,我等混入百姓之中,但也知道只憑我們幾個的微末功夫,註定是十死無生。”
“沒想到有武當派的各位仗義出手,我等留下一條性命還在其次,主要是終於能親手殺了他這個賣友求榮、認賊作父的狗賊!”
“因此不願欺瞞諸位英雄,只要能先殺了此賊,我等甘願就死,絕無半句怨言!”
方才與蒙古兵廝殺之時,宋遠橋就發現這幾人武功平平,全靠著一股狠勁死戰不退,若不是有己方施以援手,確實絕無幸理。
沒想到他們明知武當派要來剿滅明教,仍然為了報恩亮出身份,這份坦蕩氣魄當真叫人佩服。
“身為漢人,卻要去給蒙古韃子當狗,殘害同胞,該殺!”
莫聲谷眼裡最揉不得沙子,但有大師兄在場,自己不便做主,因此只表明自己的態度。
張松溪也道:“看這幾人武功,顯然不是明教中的首腦人物,雖說正邪不兩立,但在大義面前,都可以暫時放下。”
宋遠橋何嘗不知師弟們的心意,連他自己也覺得若是將幾人殺了,實在難以問心無愧。
“罷了!”
宋遠橋收劍入鞘,朗聲道:“今日咱們聯手殺敵,那是為了家國大義,武當派不敢妄稱俠義,卻也絕不做趁人之危的勾當。”
“但正邪不兩立,他日再見,你我也都不必手下留情!”
宋遠橋說完話,便不再去理會對方几人,招呼一聲,武當派眾人紛紛離去。
“謝過宋大俠,此生若不將韃子逐回漠北,我等誓不為人!”
聽著身後傳來的喊聲,宋遠橋微微搖頭,等走出一段距離後,才開口道:“今日之事只是特例,明教雖然一向與蒙古朝廷作對,但在江湖中為非作歹、濫殺無辜也是事實,你們需謹記太師父教誨,絕不可與魔教中人結交。”
三代弟子齊聲應是,宋青書望著前方道路,心中想起朱元璋、徐達等人都是明教弟子,也不知日後有沒有機會見見這位洪武大帝。
“前方便是崑崙山地界,崑崙派在此經營多年,對這一帶的情況瞭如指掌。”
“按照崑崙派掌門鐵琴先生何太沖的意思,六大派無論是誰先到,都在一線峽畔等候。”
武當派眾人出了巴蜀後,一路向西進發,看著天氣一天冷過一天,算起來離開武當山已經足足兩月有餘。(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