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半月內,蒙古方面只有小股騎兵偶爾前來騷擾,而且絕不戀戰,更多是試探與誘敵。郭靖自然不會中計,從不主動出擊,只穩穩在城中堅守。
他深知蒙古兵多將廣,而襄陽城能夠屹立不倒除了軍民上下一心外,倚仗的就是各路江湖高手,別說一換一,哪怕一換十忽必烈都會欣然用人命去填。
因此守住襄陽不失已經是極限,北復中原終究是痴心妄想。
隨著夏去秋來,天氣也逐漸轉冷,只等再過一個多月天降大雪,忽必烈就不得不撤軍了。
助守襄陽的英雄豪傑,這幾日紛紛來與郭靖夫婦、趙志敬辭行,蒙古大軍偃旗息鼓已經有段日子,襄陽城中糧草軍械得以補充齊整,足以應敵。
“我等能與二位盟主共抗蒙古大軍,實在是生平一大快事!”
“郭大俠,趙道長,黃幫主,日後韃子若是再來犯境,只需一個口信,我雷猛不管身在何方,必然萬死不辭!”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他日重相逢,當浮一大白!”
郭靖極重情義,這時尚能前來辭行的豪傑之中,也有人為了守城斷手斷腳,又或是身受重傷,但從沒有人叫苦退怯。
至於為國捐軀的壯士,便要長埋於此,護佑襄陽城屹立不倒,永保大宋河山。
郭靖、趙志敬等人與眾英雄依依惜別,郭靖更是數度落淚,趙志敬稍好一些,但是眼角同樣有淚光。
“師父,咱們也要回山了嗎?”
十月中旬,趙志敬師徒三人離開華山已經半年時間,蒙古大軍久攻襄陽不下,眼看又要入冬,終於退兵。
楊過在這半年的時間裡,無論武功還是閱歷,都有十足長進。
在絕情谷得到的君子劍更讓他如虎添翼,今年雖還未滿十八歲,但已經可以躋身江湖一流高手之列。
至於關蠻兒,收穫也是不小,數場大戰之中拼盡全力,內功修為不減反增,確是天賦異稟。
楊過與關蠻兒一正一奇,相得益彰,無人不誇讚名師出高徒,想來年輕一輩中,已經無人能出其右。
“嗯,是時候回山了,你的那些師兄們,說不定也已經在回山的路上。”
這日一早,趙志敬師徒三人一起向郭靖黃蓉道別,夫妻二人雖然不捨,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因此互道珍重,期盼重逢之日。
“郭大俠,貧道有個不情之請。”
郭靖心中早已把趙志敬當作至交好友,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事,但直接點頭道:“趙道長但講無妨,郭某無有不從。”
趙志敬想著明年六月,就是自己來到這方世界的第三年,該是時候去拿下那個天下第一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