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闊臺死後,皇后乃馬真氏臨朝稱制,廢了皇太孫,改由長子貴由繼位。”
“等到貴由再死,才是蒙哥奪取了蒙古汗位,按照原本的發展,這個蒙哥十幾年後會在襄陽城下死於楊過之手。”
此時蒙古朝廷因為皇后乃馬真氏攝政,原本的各方勢力正在重新洗牌,後來建立元朝的忽必烈尚未掌握實權。
因著此節,蒙古大軍南下的腳步暫時放緩。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南宋江湖中的高手先後潛入中原地帶,對各地掌權者或是權貴人物進行了數次襲擊。
蒙古一方的高手紛紛趕來,但收穫甚少,由此牽連著普通漢人百姓的境遇更為雪上加霜。
趙志敬在這一路上,明中暗中的殺了不少人,也救了不少人,卻也只是蒙古治下中原地帶的冰山一角。
這客棧中往來的旅人不少,趙志敬帶著關蠻兒挑個角落位置,聽到了不少雜七雜八的訊息。
其中就有關於大批蒙古高手趕赴中原各地,如果抓不到那膽大包天的南宋刺客,就要集結南下,去南宋江湖進行報復的隻言片語。
低聲說話的漢子看看附近,關蠻兒雖然高大,但一看就知道還是個孩子,趙志敬又沒帶著兵刃,不像是江湖中人。
“少林寺封山已久,如今為了延續傳承,終於又稍稍開放山門,這次得到訊息,從各地趕來想要拜在少林寺門下的人可是不少。”
“那也沒什麼好說的,一批又一批的蒙古高手來抓刺客,少林寺又是武學聖地,自然要去嵩山上看個究竟。”
那漢子同桌上的夥伴喝了口酒,繼續說道:“所以反正是要開山門,還不如趁機招些人手。”
說是封山,其實是不參與江湖中的紛爭,而非完全不與江湖中的各門各派往來。
趙志敬對少林寺封山一事很是清楚,知道一切的起因還要追溯到數十年前,照比第一次華山論劍更為久遠。
說起那引發少林寺鉅變的火工頭陀,原本只是寺中香積廚負責燒火的普通雜役。
因為掌管香積廚的僧人脾氣暴躁,時常對他拳腳相向,甚至打得他接連吐血,所以火工頭陀積怨之下,便開始暗中偷學武功。
不得不說,這火工頭陀也是個倔脾氣的,一忍就是整整二十年,直到自認武功勝過少林寺所有高手,方才展開報復。
正是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
那年中秋,少林寺照例舉行一年一度的達摩堂大比,火工頭陀在全寺僧眾面前,大罵達摩堂首座苦智禪師狗屁不通。
達摩堂弟子自是不能容忍他如此大逆不道的作為,紛紛上前與他動手,結果九大弟子都被打成重傷。
苦智禪師見他所用武功全是少林寺本門的功夫,便將其中原委問清,隨後親自下場與他較量。
兩人苦鬥五百多個回合,苦智禪師本可取勝,但不忍心傷了火工頭陀的性命,原本正要罷手。
結果火工頭陀會錯了意,以為苦智禪師停手罷斗的一招是要取自己性命,再加上他生性陰鷙,所以猛施殺手,將苦智禪師也打成重傷。
當晚苦智禪師重傷不治,原本趁亂逃走的火工頭陀又偷偷潛回寺中,將掌管香積廚和往日裡與他有仇的幾名僧人全部打死。
因為這件事,少林寺中高輩的僧侶大起爭執,未能及時出手救下苦智禪師的羅漢堂首座苦慧禪師,一怒之下遠走西域,才有了後來的西域少林一脈。
達摩堂首座與羅漢堂首座一死一走,寺中僧人更是離心離德,讓原本在江湖中是泰山北斗的少林寺衰落了數十年,不得不閉寺休養生息。所以直到第二次華山論劍,都未有少林寺的高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