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丘處機幾人退了出去,周伯通如願以償的與趙志敬關到一起,先是看看地上的那些圖畫,又瞧瞧趙志敬的模樣。
自上次見面,至今已過去小半年時間,周伯通只覺得這個小道士身上又有了些奇妙的變化。
此時趙志敬雙眼明亮有神,照比普通內功高手的精光四射,還要多了層不易察覺的溫潤神采。
這是隻有玄功高手修煉幾十年,才有可能進入的境界。
“好小子,果然有些門道!”
周伯通更加相信趙志敬是得了高人指點,臉上笑咪咪的剛誇一句,下一瞬便往趙志敬左肩抓去,想要試試他的武功。
這監房雖不像官府牢房那樣,讓人連躺都躺不下的逼仄,但可以活動的空間也不大。
以往趙志敬一人還算夠用,此時又進了周伯通,頓時便顯得擁擠許多。
好在趙志敬透過耶律齊,將周伯通的七十二路空明拳已經領悟多半,雖然還不能完全融會貫通,但總知道拳路和招式變化。
當即側身避過,右手使一招履霜破冰,凝勁不發,左手卻是連消帶打,想要反扣住周伯通的手腕。
周伯通自上次在咸陽城外與歐陽鋒交手後,帶著耶律齊一路返回蒙古,除了偶爾傳授些武功以外,再沒跟人動過手。
這時見趙志敬應對的巧妙,頓時來了精神,也不用內功佔便宜,只靠著拳法招式拆解。
趙志敬同樣有意印證武功,全真教同輩之中已無人配當他的對手,向師長討教又不如周伯通這般可以隨意發揮,當即站穩腳跟,全用雙手對敵。
只見拳風掌風呼嘯,一老一小因為場地有限腳下不動,兩人四手在空中揮出殘影,越打越快,互不相讓。
十幾招眨眼而過,趙志敬用的全真教拳法掌法講究穩紮穩打,大開大合,敵不過周伯通的空明拳巧妙。
趙志敬心思一轉,乾脆將被禁閉以來這些日子裡,準備為徒弟們量身打造的武功一一使出,雖然顯得沒什麼章法,但勝在出乎意料。
劍法、刀法、棍法、短柄的招式全部被融入雙掌之中,變化莫測,讓人根本摸不到套路。
周伯通瞧著有趣,有意要看趙志敬究竟藏著多少招,便就陪著他一直拆了百招往上。
到得最後,兩人都是心滿意足,各出右掌對了一記,周身內力激盪將監房中的紙張茅草震飛,跟著又緩緩落下。
“過癮!過癮!”
周伯通心情大是舒暢,沒想到除了自己惦記的那套拳法外,趙志敬居然又有了這麼多新招數,雖然仍需打磨,但如此百齊放不拘一格的奇思妙想,當真是意外之喜。
不枉自己將耶律齊送回蒙古後,又千里迢迢的趕來終南山,看來真是不虛此行。
趙志敬同樣高興,許多隻能靠自己苦思冥想的招式,今天終於有機會全部使出來,原本滯澀的地方也有了新思路。
“小子,上次你說的那些口訣招式,我已經參悟的差不多,咱們趕緊來印證一下,好把剩下的招式也傳授下來。”
周伯通生性好武,剛剛鬥了一場,片刻不停,便要與趙志敬繼續演練,好把那套日思夜想的拳法一次學會。
趙志敬心中好笑,這老頑童還真是個武痴,當即也不猶豫,立刻又與他開始參研起這套流芳百世的太極拳。
周伯通參悟這套拳法時,只覺得與自己的空明拳頗有相像之處,都蘊含著道家“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的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