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丘處機下山之時,曾留下吩咐,要趙志敬每隔一段時間,就帶著楊過去見掌教,親自查驗這孩子的功課,順帶指點。
畢竟郭靖與全真教淵源極深,楊過又是丘處機弟子楊康的孩子,所以肯定要多加上心一些。
“弟子趙志敬,帶門下弟子楊過,給掌教師伯請安了。”
趙志敬與楊過恭恭敬敬的在馬鈺面前跪倒,施了大禮。
馬鈺作為全真七子之首,武功雖然不是最高,但卻是最德高望重的。
相比於武功,他更加專注於道教根本,潛心參悟,所以清靜無為,寬厚仁慈。
這時見了兩人,看楊過生得可愛,此時又穿著道袍,頗有幾分老君坐下童子的仙氣。
馬鈺心中喜歡,不禁又想起二十年前,為了解開師弟丘處機與江南七怪的恩怨,自己孤身遠赴蒙古草原,去傳授郭靖內功的往事。
“過兒,這些日子在山上過得可還習慣?”
經過最初的波折,現在的楊過已經真心真意認同了趙志敬這個師父,聽到祖師爺問話,規規矩矩地答了。
馬鈺聽他說得自然流利,又見臉色紅潤,穿戴整潔,知道是趙志敬多有關照,轉頭又問道:“志敬,本門的功法,傳授的如何?”
趙志敬想起原著中,前身只傳楊過口訣不傳修煉法門,並藉此把馬鈺矇混過去的事情,心說你出手試試不就知道了。
“回掌教師伯的話,楊過這孩子悟性甚高,咱們入門的修煉心法,他已經全部記下,並且可以自己迴圈周天。”
“過兒,正好把你這些日子學到的,給掌教師祖演示一下。”
楊過聽了吩咐,當即把全真大道歌的口訣背了一遍,除此之外,還有道教的《清靜經》。
他天資聰穎,如今在趙志敬的教導下,又是專心學習,除了武功之外,每日誦讀的那些三教典籍,如今也能背誦一二。
馬鈺聽了,甚是高興,連連誇讚楊過聰明,隨後又問起其他的事。
“志敬,這孩子可有了道名?”
這事趙志敬也想過,只是師父王處一不在山上,而且楊過照比其他的弟子多少要特殊一些,所以遲遲沒有提起。
“稟告掌教師伯,還沒有。”
“弟子的師父玉陽真人如今不在山上,弟子想等他老人家回來後,再做定奪。”
上次王處一與丘處機帶著十名門人下山,去相助劉處玄、孫不二兩人對付李莫愁。
此時還未回來,暗中已經有書信傳回山上告知馬鈺,說是李莫愁頗為棘手,可能還要花費一段時間。
馬鈺沒有將這件事說出來,只是點頭道:“不必等你師父,便由我來想個道號。”
郭靖送楊過上山後,曾在山上住了幾日,將楊過的身世與馬鈺細說了一遍,包括名字的由來和“改之”這個字的意思。
“過兒拜在你的門下,就該是清字輩的弟子。”
“不如就叫楊清之。”
既然掌教師伯發話,趙志敬自然沒有什麼意見,剛要點頭,沒想到楊過卻突然跪拜下來。
“掌教師祖,師父,弟子想要叫做楊清穆。”
趙志敬先是一愣,隨即馬上反應過來,這個“穆”,該是楊過母親穆念慈的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