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了,劉星又接著說:“你再看看我們大隊的‘雌雄雙煞’,虎鶴王牌。那兩條船,一條被拉到廠裡改裝了,聽說要建成我們整個f省最厲害的戰鬥船。結果一船的人,全部都在修理廠每天加班加點,又是學習新系統,又是安裝新裝備。累就算了,最關鍵的是居然還從另外一條船抽出了一部分老班長過去學習。結果直接導致一條200人的船直接就剩下不到140了。那條船現在都不敢出海,因為按照出海滿編的規定,只要一出海立刻人手就不夠。實在沒辦法,必須要出海的時候就是瘋狂找大隊部借人。”
“但是你想啊,大隊部的人都是些什麼人啊?那都是岸勤啊?那都是警衛連的人啊!這些人專業不會呀,不會專業的結果就是什麼呢?一上船,炊事班的就幹主炮去了,警衛連的去幹炊事班了。現在大隊搞的那個什麼一專多能,各班‘聯姻’大家互相學習技能。這說白了,這都是被逼的啊。你還真以為是什麼特殊創新專案啊?”
劉星感慨完了之後,王愛國陷入深深的沉默。
劉星班長這些話,話糙理不糙啊。
這些可都是大實話呀,其實現在海軍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人。
海軍和別的軍種有所不同,海軍缺人實際上缺的是技術性人才。所以艦艇上,領導都會希望你乾的越久越好。
畢竟從義務兵培養起來,至少也要個八九年你才能獨當一面。
但是劉星班長說的也對,基本上海軍能夠獨當一面的人,多數都已經結婚生子的。
而他說的也沒錯,孩子的童年是不可重複的,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少一個父親的角色,那麼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所以一般來說,留到3期也就是極限了,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這個時候回家了。從二期到三期,實際也就是四年。培養你八年,而你只能做四年的貢獻,講道理有點尷尬。
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寧城護衛艦大隊常年屬於缺編狀態,也怪不的大隊長脾氣那麼暴躁,就這麼缺人的時候你還敢想辦法把自己調走,這不是找罵嗎?
想到這裡,王愛國突然間深深的同情起了張三木,張三木以前就是個關係戶,在蒼城艇的時候王愛國就知道,他就是天天靠關係吃飯的。
結果來到東河艦,被逼的又是扛炮彈又是學專業,再也不負以往的‘光輝歲月’了。
不過話還說說回來了,張三木怎麼會沒事幹,來寧城護衛艦大隊的呢?他有關係,難道不應該去更輕鬆點的部隊嗎?
然而王愛國不知道的是,張三木現在履歷中劣跡斑斑,他不是想來這個大隊,而是別的大隊根本不要他。
……
一路上王愛國就這樣和劉星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透過劉星的角度,王愛國還真是瞭解了不少有關於大隊的狀況,這些狀況大東沒和他說過。
可能也就是因為劉星準備退伍了,所以才能夠毫無顧忌的把這些事情說出來。
當然啦,也許也因為劉星正好在休假,這要是在大隊,估計大家也會三緘其口吧。
一邊聊一邊騎,騎著騎著王愛國就發現,省會這裡的路還真是不怎麼好騎。
不知道大家對重慶有沒有了解,在重慶都沒有電瓶車,也沒有腳踏車,到處都是摩托車,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那裡山路比較多,一般馬力小的車根本沒有辦法在那裡開。
省會的情況雖然沒有重慶那麼誇張,但是這個路也有點像山區一樣,高高低低上上下下,這就讓王愛國騎得很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