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的《金剛》開始拍攝,格里菲斯的《海上鋼琴師時開拍。劇組在洛杉礬碼頭上搭建了廠棚,洛克特克運輸公司專門挑選出了一艘大客輪加以改造供劇組拍攝。這艘船,最後將被炸藥填滿,在電影的最後爆炸。《海上鋼琴師》將全部採用真實鏡頭,以求得震撼效果。
在電影的製作人員名單,也是極為輝煌。
導演是格里菲斯,編劇是格里菲斯和我,加里.格蘭特扮演瑟琳.赫本擔任女主角,除了他們倆之外,夢工廠還有不少著名演員出現在這部電影中,比如茱麗、穆貝尼、瓦倫特等人,多多在電影裡面也有很重的戲,算是老中青少四代人齊上陣。
而這部電影的攝影師,公佈之後,幾乎讓那個所有好萊塢電影人都大為吃驚。
提起夢工廠的攝影師,好萊塢電影人會不約而同地想到胖子和黃宗沾。
這一次,黃宗沾跑到中國拍攝《畫皮》了,只剩下胖子。很多人在都納爾《金剛》的攝影師名單中沒有現胖子的名字,便認定格里菲斯的這部《海上鋼琴師》的攝影師肯定是胖子。
可夢工廠公佈名單的時候,攝影師卻不是胖子,而是一個叫比利.比澤的老頭。
這個名字,引起了洛杉磯各大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
比利.比澤,在後世,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他,但是在1910前後,他可是好萊塢最出名、最優秀的攝影師。而且是格里菲斯當年的御用攝影師,當時在攝影機的地位,相當於現在地胖子。
他和格里菲斯合作了幾十年,是電影史上第一隊完美的導演-攝影組合,格里菲斯剛開始拍攝電影的時候,對電影的佈景、攝影一竅不通。都是比利.比澤手把手教的。
也正是在和比利.比澤的合作過程中。格里菲斯明瞭平行剪輯地手法,正是這種手法,使得真正地電影美學得以確立。
除此之外。格里菲斯和比利.比澤還在一起仔細研究,明瞭特寫鏡頭,此後經典電影敘述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寫模式也被他們倆找到。可以說。運用不同的景別和機位,是他們兩個人對電影史地巨大貢獻,從此之後,電影人才知道,原來攝影機是可以移動的。
此外。比利.比澤是景深鏡頭的使用和推廣。這個攝影師在捕捉畫面上,有這驚人地天賦。
格里菲斯地成名之作《一個國家的誕生》之所以那麼成功。比利.比澤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果說格里菲斯是好萊塢以及整個世界電影第一位真正的電影大師的話。那麼比利.比澤則是第一位攝影大師,他在攝影上取得的成就。光輝矚目。
這樣地一個攝影大師,在格里菲斯《黨同伐異》事敗之後,也被好萊塢人拋棄了。
格里菲斯加入夢工廠之後,也曾經專門地邀請他加入。但是都被比利.比澤拒絕了。
這個老頭似乎對好萊塢失去了興趣,他地身份是一個專門捧著相機拍攝照片的攝影師,而不是當初地那個文明好萊塢地電影攝影師了。
這一次。格里菲斯重灌上陣,《海上鋼琴師》對於他來說意義重大,而又恰恰被任命認為是老導演中興的時刻,所以對於這部電影,格里菲斯要求十分地嚴格。
我從新月和環球幫他選來的那些攝影師,他都不滿意,甚至我讓胖子跟他拍攝,他直搖頭。
他告訴我胖子是我的御用攝影師,不是他的,他地御用攝影師,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比利.比澤。
在他的陪同之下,我親自去請比利.比澤。
當我們開著車在洛杉磯一個小的可憐地照相館找到比利.比澤的時候,我根本不相信眼前的那個乾癟老頭,就是好萊塢歷史上最著名的攝影師。
他和普通的老頭沒有任何的區別,但是當他端起相機對準我的時候,我就立刻從他端相機的姿勢中看到了攝影大師的風采。
對於我的請求,比利.比澤開始並不同意。他說他更願意享受現在的生活。
可當我把格里菲斯這部電影的意義給他講清楚之後,告訴他《海上鋼琴師》和都納爾的《金剛》兩部電影標誌著老導演的中興的時候,比利.比澤就有點興奮了。
加上我和格里菲斯又把目前夢工廠的局勢給他說了一遍,把洛克菲勒財團的舉動和野心從頭到尾說明,這個老頭當即拍著桌子告訴格里菲斯他要重出江湖,讓那些年輕導演們認識到什麼才是真正的攝影。
對於比利.比澤的加盟,夢工廠的所有人都是極為興奮的,特別是攝影們,要知道,胖子的偶像就是這個老頭。
但是興奮之餘,有人也擔心比利.比澤這麼多年沒有拍攝電影了,會不會落伍。
連我都有這樣的想法。
比利.比澤好像是看懂了我們的心思,當即拿起了攝影機開始演練了機場戲,結果當他抱起攝影機的那一刻起,圍觀的所有人都齊齊鼓掌。
這麼多年沒有摸攝影機的他,行動起來,依然是那麼行雲流水,拍出來的鏡頭,不管是在構圖上,還是在畫面的層次上,都是那麼的讓人賞心悅目。
比利.比澤則告訴我們,雖然這些年他沒有拍過任何一部電影,但是並不代表他離開了自己的老本行。他平均每天都要拍幾十張照片,在拍攝照片的練習中,他摸索到的東西,恐怕是好萊塢絕大多數攝影師根本就沒有想過的東西。
而胖子更是扯著我,要我把比利.比澤簽下來,這樣他就可以向偶像請教了。
我把這個意思透過格里菲斯傳達給了比利.比澤,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時候。比利.比澤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他告訴我,像他這樣的個性,這樣的藝術習慣,也只有夢工廠能夠接受。
比利.比澤地
讓《海上鋼琴師》不折不扣地成為了1910代的那批歸之作。對此,洛杉礬各大媒體展開了鋪天蓋地的報道,使得這部電影才剛剛開拍,就成為最令人期待的電影。
夢工廠地各項工作在紅紅火候有條不紊地進行,而雷電華電影公司也在一週之內生了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