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號、30號、31號,美國股市繼續回升,而且速度很是驚人。
在國內民眾被來自歐洲的訊息搞得一片驚慌的時候,股市彷彿做出了別樣的回應。
這樣的形勢,讓民眾原本惴惴不安的心情,逐漸穩定了下來。
11月1日,赫伯特.胡佛在接手一家媒體記採訪的時候,笑著告訴這位記,美國的經濟倒退聯邦政府已經基本控制住,民眾一定要對政府抱有足夠的信心,才外,美國政府會和歐洲各國積極溝通,商談具體的解決對策以解決這一場範圍極大的經濟危機。
“不論什麼時候,也不論出現什麼情況,你們都應該相信聯邦政府,都應該相信赫伯特.胡佛!我們經歷了數不清的磨難,任何挫折都不會讓美利堅民族低下頭來,這一次,也不例外!”
胡佛的講話,隨後傳遍了美國。民眾對總統的這番講話歡呼不已,對美國的信心大為上升。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聲音,開始和胡佛格格不入。
這個人,就是那個坐在輪椅上的紐約州州長富蘭克林.羅斯福。
11月1日,就在赫伯特.胡佛接手記採訪之後不到兩個小時,富蘭克林.羅斯福的聲音也出現在了廣播裡面。
這個口才極好的民主黨人,用他那滔滔不絕的憤怒的邏輯縝密地鼓動性極強的話語,把胡佛駁斥得體無完膚。
“作為紐約州的州長。作為美國的一個公民,我覺得我現在必須站出來說話了。說什麼呢?我要說的是,當今的總統胡佛先生,根本不不勝任自己的工作,在如此惡劣的形勢下,他地所作所為簡直就是胡鬧!”
“看看紐約州吧,這一個星期來,已經變成了什麼模樣!看看我們的美利堅吧。這一個星期以來,這裡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看看我們的民眾,他們除了滿臉的恐慌之外,就是餓得咕咕叫的肚子,還有癟癟的襁褓和行囊!”
“救市?!如今的美國經濟就像是一場鋪天蓋地地大火,胡佛總統的救市計劃,等於揹著木柴去滅火。到頭來會把美國早已不雄厚的底子揮霍完畢,遭殃的,還是可憐的美國民眾!”
“美國已經崩塌了,歐洲也快完了,現在需要地不是救市。而是聯邦政府必須完全得插手到美國的經濟裡面來揮更大的作用,這種作用,甚至要比蘇聯的那種社會主語的國家宏觀調控還要劇烈!救市,這種聽說去過面堂皇的花招,根本不管用!”
“我不得不提醒胡佛總統,他在走鋼絲,而且是帶著美國人一起走鋼絲,而可以肯定的是。他這個高難度的節目肯定不會有什麼好地下場!”
“看一看胡佛總統的這個救市計劃吧,看一看這個計劃中,誰是受益!不是普通的民眾,而是華爾街的那些頭頭們!”
“1000億美元地聯邦政府救助資金。加上500億美元的華爾街財團的自救資金,這麼一大筆的費用,沒有全部是為了那些大腹便便的財團,為他們完全是數字概念地損失,而不是為了我們民眾地咕咕叫的肚子。不是為了我們地眼淚!”
“胡佛總統一直說美國是個光明、自由的地方。是天堂。他這句話,說得很對。美國是那些有錢人的天堂,卻不是我們普通人的天堂,更不是窮人的天堂!我們絕大部分的民眾,已經面臨著生死的危機了!”
“這個時候,聯邦政府在幹什麼!?胡佛總統在幹什麼!?他們再做一些完全沒有意義的事情!這些事情是為了華爾街而去的,而且是將會註定失敗的事情!”
“胡佛總統的這個救市計劃,將成為把美國推入深淵的一支災難之手!可以肯定,這個計劃的結果只有一條,那就是失敗!失敗!然後,我們所有人都要在黑暗中度日了!”
“我覺得胡佛總統可以為他的退休生活考慮了,在總統的這個位子上,他頂多做完這一屆。他沒有這個能力。他更適合去做財政部長。”
富蘭克林.羅斯福的這段講話,立刻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
報紙、廣播、電視紛紛開始報道,整個美國被羅斯福的這番言論炸得天翻地覆。
羅斯福的這段講話,為什麼會引起如此大的反映?
當然有很多原因。
先,自然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的身份。紐約州是美國最為重要的一個州,尤其是在經濟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自從富蘭克林.羅斯福以絕對的優勢當選為該州的州長以來,他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收到了民眾的極大認可,可以說,在紐約州民眾的心目中,富蘭克林.羅斯福絕對是所有做過紐約州州長的人中最好的一個!
在紐約州人的心裡,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威望,比胡佛都要高。
而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經濟管理上,有著罕見的天賦,自從當上了州長以來,他主持的一些工作,在不同場合的一些言以及撰寫的一些文章,連華爾街的那些頂尖的經濟學家都歎為觀止,稱羅斯福是一個“經濟大師一般的州長”。
因此,不管是在民眾的心目中,還會是在經濟界,羅斯福的話,分量是很重的。
他站起來和胡佛唱反調,想不引起注意都難。
出路紐約州州長的身份,羅斯福的另外一個身份也是收到民眾關注的焦點。那就是:他是民主黨現任地黨內領袖,也是被人們認為最有可能鋪就民主黨輝煌的展之路的人。
這幾年,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關係十分的不好。尤其是自從上一次的印第安事件孩子後,民主黨在共和黨的攻擊之下,幾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在聯邦政府中地作用極具下降,聲望也隨著印第安納醜聞以及和黑手黨的糾葛不清而冷到了極點。
羅斯福當上*潢色 的民主黨的黨內領袖以來,採取了和他的繼任阿爾弗雷德.史密斯完全不一樣的政策方針,那就是老老實實做事,從來不張著嘴聒噪。
在他的領導之下。民主黨一點點開啟局面,逐漸恢復元氣。尤其是羅斯福施行了“自下而上”方陣,這個方陣,使得民主黨地目標轉移,開始重點在各個州展自己的勢力,扶持成員競選各個州里面的重要位置,以此來擴大民主黨的群眾根基和影響力。
這個方針。被稱為民主黨的救命方針,不僅受到民主黨黨內地極力贊同,連共和黨的有些人也都十分的讚賞,柯立芝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民主黨,聲望雖然沒有達到1928年印第安納事件之前的那個程度。但是也算是恢復得十有*了,而富蘭克林.羅斯福本人的聲望,更是之前的那個阿爾弗雷德.史密斯所不能比的。
所以,羅斯福對胡佛地批駁,尤其是以民主黨領袖的身份告訴胡佛他頂多只能在總統的寶座上坐一屆,讓所有人都認為這是民主黨對共和黨的奪權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