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對股市的掌握程度,是柯立芝、利弗莫爾以及我三個人長期以來研究的結果,中間又涉及到無數的機密和內部訊息。
所以,在我的潛意識裡面,便認為除了我們夢工廠人之外,不會有人對當前的美國股市認識得多麼清楚。
想一想都不難理解,連洛克菲勒財團那麼精明那麼資訊網龐大的公司都看不透當前的形勢。
但是讓.杜邦.貝爾蒙多卻告訴我股市並不是像表面那麼好,這就讓我很是驚訝了。
難道他也瞭解股市?
不可能呀。前不久還聽利弗莫爾說杜邦財團在股市中也投入鉅額的資金,讓.杜邦.貝爾蒙多如何瞭解股市的話,他也不會這麼幹的。
“杜邦先生,現在美國經濟這麼好,蓬勃向上,尤其是股市。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判斷呢?”在一旁的利弗莫爾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讓.杜邦.貝爾蒙多笑了笑,道:“其實我也只是隨便說說,之所以有這個感覺,也是這個星期才有的。當時我在英國,和一幫銀行家一起吃飯,然後十分偶然地聽到他們在商量著如何籌集資金回援自己在英國的產業。”
“英國經濟現在彷彿已經出現漏洞,而這肯定會影響到美國。”讓.杜邦.貝爾蒙多十分肯定地說道。
他這話,倒是讓我一哆嗦。
“那是不是說,美國股市現在不行了?”我誘惑地問道。
讓.杜邦.貝爾蒙多搖了搖頭:“也不能這麼說,英國是英國,美國是美國。我對美國經濟還是十分有信心的,今天上午我還打算再往股市裡面投15個億呢。”
看來這老頭也沒有把事情徹底搞清楚。
吃完了早點,我們開始動身。
達倫.奧利弗使了個花招騙過了守在門口的那幫記:他先讓人開出一輛車子,車子裡面的人打扮成我們的模樣,那幫記果然中計,紛紛上車追去,然後我們地車子才駛離酒店。
分站距離交易所不遠,幾十分鐘之後就到了。
算起來。紐約我並不是第一次來,但是紐約證券交易所,我倒是頭一次到。
距離交易所還有一段路程,遠遠的就看到交易所斜對面的聯邦廳門前的那個巨大的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的立身雕像。
這個雕像,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一個象徵。
1792年,24名經紀人在這個地方的家咖啡館門前地樹下面簽訂了一個“梧桐樹協定”,建立了紐約交易所的前身。之後。華爾街的股票一直都很活躍。成立了“紐約證券和交易管理處”,到了1863年的時候。管理處才改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
這個交易所,是華爾街的象徵,也是美國經濟的象徵。
從車床裡面。可以看到一個個西裝革履行色匆匆的行人,這些人,臉上有著只有搞股票的經紀人才有地那種表情。
而這個地方,除了這種人之外,很難看到其他地人。
如同走進了一個複製工廠。你的周圍。幾乎全是相同地情境。
“今天的人,可真多。”利弗莫爾看著窗外。笑了起來:“這地方,我已經有十幾年沒有過來了,老闆,當初我在這裡,是地位最低的打雜地,現在想一想,簡直就是一個遙遠的黃褪色的夢。”
利弗莫爾在那邊著感慨,我卻已經沉入了深思。
看著窗戶外面那些滿臉笑容的人,我就有點喘不過氣來,等一會一旦開盤,他們還會這麼笑嗎?
有幾個人會想到再過一會,他們的噩夢就會開始!?
我們地車子在交易所旁邊地停車場上停了下來。一處車門,利弗莫爾就嘖嘖地長吁短嘆。
“怎麼全都是好車呀!?老闆,你看這些車,隨便挑一亮都比你的好。最少地也有幾十萬美元呢。”利弗莫爾指了指旁邊的一個正在停車的胖子道:“看見了沒有,那輛加長版的福特高階轎車,剛剛設計出場,而且是限量版,沒有8o萬美元根本買不來。狗孃養的,紐約人真有錢。”
“那當然,你也不看看這是哪裡。這是華爾街的天下,能不有錢嗎?”讓.杜邦.貝爾蒙多對這樣的情況早就見怪不怪了。
我們幾個人朝前走,旁邊也有不少人往裡面進。
剛才停車的那個胖子也在我們的旁邊。
然後一個髒兮兮的小孩舉著一個帽子過來乞討,胖子從口袋裡掏出幾張鈔票丟到了小孩的帽子裡面,又讓利弗莫爾唏噓了一陣。
走進了紐約證券交易所,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如果說洛杉磯股票交易中心是我見到的最大的證券交易地點的話,那麼和這裡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整個紐約交易所,分為巨大的三個股票交易廳和一個債券交易廳,一共設立十六個交易亭,每個交易亭又有十六到二十個不等的交易櫃檯。
這裡的交易方式,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樣,就像是一個大的菜市場一般,採取的是議價方式,股票經紀人會依照客戶開出的買賣條件在交易大廳內公開尋找買主買主,討價還價之後作成交易。
這裡上市的公司,從歷史悠久的大企業,到賣洗精的、壯陽藥的等等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