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這一天,從天剛亮的時候,就開始下起了雨。12月的洛杉磯,沒有下雪而是下雨,多少讓人覺得一些詫異。
雨就那麼下著,淅淅瀝瀝,斷斷續續,彷彿永遠都沒有下完的時候。高樓大廈、街道、人群、山川、曠野,全都沉浸在一片蒼茫之中,有些冷,有些憂鬱,讓人看了之後,心底會湧出一股淡淡的感傷。
這樣的雨,如同用英國的那些詩人們的詩句來形容,恐怕要叫什麼“愛彌兒的眼淚“了。
不過對於美國民眾尤其是洛杉磯民眾來說,他們的快樂心情並沒有因為這樣的雨而低落,恰恰相反,在這一天,他們心情比任何時候都要激動。
因為這一天,是好萊塢聖誕電影檔期第一高峰的頂點。
這一天,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一共有18部電影選擇首映,其中,五部電影最為引人矚目。
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齊納曼導演的《亂世孤雛》、福克斯電影公司出品劉易斯.邁爾斯通導演的《西線無戰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喬治.史蒂文斯導演的《最後的華爾茲》、環球電影公司出品霍華德.霍克斯出品的《疤臉大盜》,還有夢工廠電影公司出品大衛.格里菲斯導演的《海上鋼琴師》。
這一天出版的《電影手冊》,封面上出現的,是五位導演的頭像,他們的頭像下面,印著一行鮮紅的大字:1929年聖殿電影檔期第一高峰五巨頭!
在五個頭像中,大衛.格里菲斯頭像被放置在正中,這不僅僅代表了《電影手冊》編輯部的看法,也代表了很多民眾的看法。
同一天出版的《好萊塢時報》,頭版頭條用少見的通欄標題寫道:“今夜,美國因為五部電影而絢爛奪目!”
不管是民眾還是媒體。抑或是好萊塢電影人,在這一天都陷入了巨大的狂歡之中。
哈里.杜魯門在議會做了一個提議,建議洛杉磯市政府在這一天放假一天,以此來迎接好萊塢聖殿電影檔期地到來。這個提議,得到了議會的一致透過。
議會的這個決定,得到了市政府的認可,加上這一天又是雨天,很多工作也無法方便進行,所以放假一天也是眾望所歸。
這個決定被刊登出來之後,洛杉磯一下子如同提前到了聖誕。商店紛紛關門,民眾紛紛放下手裡面的活。很多人早早地來到電影院門口排隊買票,孩子們則跟在大人的屁股後頭嬉戲打鬧。
城市裡面到處可以聽見嬉笑聲,也可以看見平時低頭辛勤工作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的人三五成群地在街道上瘋跑,這個城市。突然之間墜入了歡樂的深淵。
洛克特克電視臺在報道洛杉磯人的這樣地狂歡的時候。稱這是“壓抑後地心情解放。”
這麼說,是有道理的。自從10月底的經濟危機以來,洛杉磯乃至整個美國人都已經壓抑得夠久的了,生活從天堂瞬間墜入了地獄,歡樂不在,夢想不在,希望不在,人們從來沒有料想到生活會變得如此黑暗。
於是,開始地時候。有人跳樓,有人自殺,有人哭泣。可在痛定思痛之後,更多地人擦乾了眼淚,咬著牙選擇了繼續生活。他們低著頭拼命忙活著工作。把曾經的快樂和夢想埋在心底。從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來。
從十月到十二月,是備受壓抑和煎熬的兩個月。是浸泡在淚水和血水的兩個月,也是忍受艱辛的兩個月。
為了生活,男人們戒掉了菸酒,女人們放棄了一切的光線和亮麗,人們低著頭,一聲不吭,為生活而拼搏,為搖晃的未來而拼搏。
這兩個月,美國人就是在這樣的壓抑下忍受著。雖然他們不說,但是每一個人心底對於曾經地快樂的那種懷念和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而電影,無疑是照亮他們內心的一扇光明的窗!
曾經地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房子沒有了,銀行裡面地存款沒有了,但是電影還在。
經濟危機可以帶走人們的財富,但是帶不走電影給人們帶來地快樂。林雷
一切都改變了,但是好萊塢沒有改變,美國電影沒有改變,聖誕電影檔期還在,只要你花上幾塊錢買上幾張電影片,以往的那種快樂的日子,就會重新浮現在你的眼前。
所以,12月9號這一天,整個美國都變得前所未有的快樂起來,這種快樂,不僅僅是因為這一天放映的電影優秀,更多的,是因為人們心底對過去的歡樂時光的深深懷念。
以往,每年的聖誕檔期,整個國家都會陷入狂歡,1929年,因為經濟危機,顯現出格外的喜悅來。
而對於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來說,這一天,有喜也有憂。喜的是,形勢如此火爆,民眾如此熱情,電影市場肯定會出現比以往都要好的勢頭來,而憂的是,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之下,自己的電影能不能成為獲勝者,能不能在那麼多的好電影之中殺出重圍大大地切割一塊票房蛋糕來。
所有電影公司都明白聖誕檔期意味著什麼,這不僅僅意味著整整一年將近一般的票房都在這裡面,更意味著在年底哈維獎頒獎典例中能不能問鼎金羽獎,能不能揚眉吐氣。
所以,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輕心,不管是大的電影公司,還是小電影公司,不管自己的電影是大製作還是小成本,都憋足了一股氣,力求做到最好。
而各大電影公司在這個時候,也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不僅一個個全都搞出了聲勢浩大的首映式,更是使出渾身解數來進行宣傳。
米高梅電影公司全體出動,老闆馬爾斯科洛夫把電影公司旗下的那些明星大腕們全都撒了出去,讓他們穿著宣傳的衣服到各大城市的街頭和民眾打成一片,為本公司的電影做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