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茂瑙去世之後,在夢工廠布烈松就成為了藝術電影的接班人。所以,對於他,夢工廠的一幫人要求極高,格里菲斯經常跟布烈松說:“羅伯特,你小子是夢工廠的一面招牌,我們都可以犯錯,就你不能。”所以每一次布烈松提交他的電影劇本,都會引起夢工廠導演組成員的格外關注。
夢工廠對於布烈松餓期望很高,要求也很高,這讓這個年輕人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如果不這樣,布烈松和談成長。
不過在好萊塢的所有導演之中,布烈松絕對算得上是最自由享受到的照顧最多的一個人。不說別的,就說在拍電影上面,他可以毫不顧忌票房,在電影的投資上面他也不用擔心,更不用擔心電影會賠錢,除此之外,他有自己創作的自由,有自己挑選演員的自己,有自己決定電影的任何一個方面的自由。
這樣的自由,在好萊塢乃至在全世界,能夠享受得到的,估計也沒有幾個。
所以好萊塢電影人尤其是那些導演們,都對這個年輕人羨慕得眼珠子都掉到地上了。在他們的眼裡,一個導演如果能夠擁有這樣的待遇,那簡直就是最大的幸福。
布烈松的劇本,就像他這個人,完全是精雕細琢的,十分的認真。一般來說,他的劇本也可能是夢工廠這些導演中寫的時候最慢的,布烈松寫劇本的時候,不像是一個作家,而像是一個砌牆的工匠,一塊磚一塊磚地壘,不滿意了還得扒掉重新來過。也正因為他這樣的認真態度。使得每一次他地劇本拿出來,都能夠讓我們眼前一亮。
這一次,他提交的這個劇本很薄,可能是我見過的布烈松的最薄的劇本。但是看到布烈松臉上那凝重的表情,我對他遞上來的這個劇本就不得不多看幾眼。
“老闆,這部電影我希望能夠給我充分的自主權,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布烈松看著我,眼神堅定,與此同時。他地喘息都粗重了起來。
由此可以看出他對這部電影的重視。
“羅伯特,你地這個劇本實在是太薄了。”甘斯指著布烈松的那個劇本大笑。
“衛生間的廁紙厚。可又管什麼用呢?”布烈松的一句俏皮話,讓辦公室裡面頓時地傢伙轟堂大笑。
我也笑,而且一邊笑一邊拿起了劇本。
可是當我翻過了幾頁之後,臉上的笑容就徹底消失了。
這部電影。給我的震駭實在是太大了,因為這部電影的主題內容,和我記憶裡面的一部電影十分的相像,而這部電影也是布烈松的,只不過歷史上要延後很多年。
布烈松的這個劇本,中心是一個牧師,整部電影的思想,就是為了表現一個詞語:救贖。
可以說,這是布烈松宗教性最濃厚地一部電影。也是夢工廠迄今為孩子宗教性最為濃厚的一部電影。電影地故事很簡單,但是從這簡單的故事裡面所迸出來的那種思考性。讓人拍案叫絕。
這樣的劇本,我敢說,在好萊塢除了布烈松估計沒有別人能夠寫出來。
但是對於他的這部名為《牧師》的電影,我雖然很是欣賞,但是在有些方面還是覺得不滿意的,因為在我的心裡面,已經不知不覺把布烈松的這部電影和他歷史上的那部代表作相比了。
同樣是關於牧師地電影,雖然內容上大體也差不多,但是這部電影還存在著很多地不足。
布烈松盯著我,身體前傾。兩眼直勾勾的。很是緊張。這部電影對於他來說,無疑是十分重要地。而電影最後能不能夠拍攝,那是我說了算,所以布烈松顯然也捏了一把汗。
“這部電影可以進行拍攝,但是有些地方不夠完美。”放下那個劇本,我捏了捏自己的鼻樑。
聽到劇本大體上獲得透過,布烈松笑了起來,然後對我道:”老闆,那這個劇本不完美的地方,你就給指點指點。”
看著他那張認真的臉,我笑了起來。看來這活還根本拖不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除了拍戲基本上都在和布烈松改劇本。我要做的,就是根據我後世的印象對這部電影進行修改,而且後來我乾脆為布烈松的這部電影改了名字——《一個鄉村牧師的日記》。
如此一來,歷史上布烈松那部名震天下的大作,算是提前出爐了。
《一個鄉村牧師的日記》劇本確定之後,劇組立刻搭建,亨弗萊.鮑嘉這一次被選定成為了男主角。他比其他人都適合那個性格內斂的牧師的形像,亨弗萊.鮑嘉自己都很喜歡這部電影,而且這傢伙還十分有野心地對其他人道:“說不定我會因為這部電影而捧得哈維獎獎盃呢。”
《一個鄉村牧師的日記》,很快也在媒體上面宣傳了起來。對於這部投資500萬的電影,媒體的關注度和之前的動輒投資上千萬美元的電影相比,並沒有任何的降低。因為那些記都明白,羅伯特.布烈松在夢工廠到底處於一個什麼位置。
夢工廠的兩部電影,連同其他電影公司的幾部新片,讓夢工廠熱鬧了起來,而且是在廣播電影局的那個致命的法案已經堵到了門口這樣的關鍵時期。
這種形式,讓民眾都覺得有些詫異,很多人都不明白,在這麼危急的時刻,夢工廠的一幫人竟然還能夠如此安定地拍攝電影,而且拍得不亦樂乎。
麥卡錫是想不清楚這個問題的,儘管他有可能現了事情有些不正常,但是即便他感覺了,又有什麼用呢。木已成舟,法案都已經遞上去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到了最高法院那邊。因為最後院線分離法案,最後能不能透過,那是法院說得算數。
而法院裡面的爭論,顯然也進入了白熱化的程度。雖然沒有親眼見到,但是我清楚美國最高法院的那幫人當中,也是魚龍混在,有民主黨地人,也有共和黨的人。
院線分離法案能不能被批准,這是所有問題的關鍵。
最高法院的**官們估計這段時間頭都想破了。處理這樣的難題顯然是這些人的巨大考驗。
不過不管經過了什麼樣的糾紛,也不管雙方有多麼大的分歧。結果最後肯定是要出來的。
而這一次,當最高法院地席**官在記招待會上面宣佈最嘎法院最後透過了院線法案之後,在場的記們地驚呼聲震耳欲聾。
“最高法院原則上同意了法典執行局的提案,當然了。也在一些地方進行了修改和完善,這樣做,是為了讓法案更加的完整更加的合理,總體說來,法案地大體框架沒有動,我們的確認為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不應該擁有旗下的電影院系統,這樣做是典型的壟斷。”
“院線法令實施之後,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必須在一個月之內完成和自己院線的分裂,否則。那些沒有被賣出去的院線,將會以聯邦政府的名頭被收回去。”
最高法院**官的這句話。一石激起千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