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導演萬歲> 第1278章 保衛好萊塢!第1279章 藝術電影潮!(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78章 保衛好萊塢!第1279章 藝術電影潮!(求月票!) (2 / 3)

斯約史特洛姆本人更是哭得差點暈過去,他爬到月臺上面,拿著話筒,面對著好萊塢電影人,面對著前來送行的人,發表了有可能是他在好萊塢最後一次演講:“謝謝!謝謝今天所有為我送行的人!在此之前,我還痛恨這個國家,但是現在,我的心裡面平靜而幸福。雖然我被驅逐了,雖然我有可能再也無法踏足美國的土地,沒法在好萊塢給你們拍電影,但是我要說,在好萊塢的這段日子,是我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光!和你們共事是我最大的幸福,能夠拍電影給你們看,是我一生的榮幸!”

“我會在歐洲繼續我的電影之路,我會記住在好萊塢的這些時光,我會把在這裡學到的東西,這裡的先進經驗帶到歐洲去,我希望有朝一日,當你們走進電影院的時候,當你們看到電影上面有斯約史特洛姆的名字的時候,請不要忘記告訴身邊的人:這個導演,是好萊塢導演,而且一直都是!”

斯約史特洛姆的演講,催人淚下,惹得所有人哭得稀里嘩啦,很多民眾更是開始咬牙啟齒地大罵非美調查委員會。

這一天中午,斯約史特洛姆大成的火車緩緩駛離洛杉磯。當那輛火車離開月臺的時候,當看到斯約史特洛姆身子探出窗戶外面向我們貧民招手的時候,我的心都要碎了。

我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夠再次見面,但是我知道,斯約史特洛姆絕對不是最後一個被驅逐的人。

送別了斯約史特洛姆之後,回到公司,我親自寫了一篇文章交給了比採爾,讓他在新一期的電影手冊上面發表。

文章的題目很簡單:《保衛好萊塢!》

“斯約史特洛姆走了,以一個被驅逐者的身份離

萊塢。

在此之前,他是好萊塢優秀導演的代表,他的電影作品,每一部都是傑出的藝術片,他的名字,必將永載史冊!但是現在,一個偉大的電影藝術家被美國政府放逐了!他不是最後一個,和他有共同命運的,大有人在!”

“我不知道還會有多少這樣的優秀電影人離開這篇土地,我要說的是,現在到了保衛好萊塢的時候了!美國政府和非美調查委員會再做一件無比黑暗的事情,他們要讓成為全世界電影中心的好萊塢變成文化沙漠!他們要讓這片文化綠洲變成華爾街財團的印鈔廠!如果那樣的話,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將一去不返,剩下來的,只不過是一個老朽的皮殼而已,它的精神,就要死去了!”

這篇文章,被以封面的形式退出,緊跟著的,還有好萊塢幾十位電影人的文章和言論,發行之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各大媒體紛紛轉載,民眾更是開始對非美調查委員會的行為進行批判。

這也很快引起了非美調查委員會的反駁。麥卡錫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大肆抨擊我和好萊塢電影人:“柯里昂先生和他的朋友在為一個危害美國國家利益的人辯解,這實在是一件讓人遺憾的事情。斯約史特洛姆的審判,是公正的。非美調查委員會的不希望在這件事情上面其他的電影人再有任何的意義,如果有些人依然對此抱有怨念的話,那就至少說明了他們在內心上是贊同斯約史特洛姆的,這樣以來,他們自己在思想上面也是有些靠不住的了,這樣的情況,很難保證我們非美調查委員會不會對他們進行調查。”

麥卡錫這些話,顯然是裸的威脅,不過這傢伙現在根本就不考慮什麼威脅不威脅了,因為在這方面,已經沒有什麼機構能夠壓倒他們。

好萊塢和非美調查委員會直接按的對抗變得越來月激烈,形勢也越來越充滿了火藥味,隨時都可能爆發大規模的衝突。

而就在這樣的一個關鍵時刻,一連串事情的發生,總算是暫時緩解了一觸即發的局勢。

五月底,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在年初拍攝的一批電影終紛紛殺青,並且進入了放映階段。

好萊塢年中電影檔期的來臨,一方面使得各大電影公司紛紛把精力從和非美調查委員會的鬥爭當中轉移到了各自的影片之上,也讓民眾的注意力從輿論討論轉移到了電影院。

在這一批電影的放映之下,美國翻天覆地的激烈形勢,終於出現了少有的平和跡象,進入了短暫的平靜期。

1933年好萊塢年中電影檔期湧現出來的這批電影,在數量上面是不亞於去年年中檔期的影片的,如果說雙方存在差距的話,那就是在影片的投資成本和影響力上面了。

1932年的年中檔期,湧現傳來的是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投資拍攝的一大批巨片。《加勒比海盜》、《斷頭谷》、《特洛伊》、《風之傳說》、《聖經創世紀》等等,這些巨片,部部投資巨大,而且是在一起同時公映,使得整個美國都陷入了瘋狂,更成為了好萊塢歷史上最閃亮的一幕。時隔一年,美國廣大的觀眾回想起來依然是津津有味。

今年,這些觀眾依然希望好萊塢能夠湧現出像去年那樣的大片潮來,但是事實是,像去年那樣的火爆形式,今年是不太可能重現的了。

主要的原因,倒不是因為各大電影公司沒有錢投資拍攝巨片,而是因為今年在拍片的風格上面有了根本的轉變,而這種風格的轉變,也決定了今年年中電影檔期湧現出來的這些電影,不可能部部都是大片。

如果是1932年的年中電影,講究的是投資成本高、場面豪華壯麗、演員陣容強大等等這些形式上的引人注目的話,那麼今年年中檔期的電影,展現的則是和去年截然不同的風貌。

由於在1933年的哈維獎頒獎典禮上面,夢工廠實現了大滿貫,囊或了所有重要獎項,使得1933年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紛紛憋了一股氣,要在藝術性上和夢工廠一爭高低,爭取能夠在今年的哈維獎上面有所斬獲。

這也就導致了今年年初投拍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偏向於藝術片的型別電影,執導的這批導演,也都實現了個人在電影上面的轉型。雖然不是大片,雖然場面不如去年的宏大,雖然演員也沒有去年的豪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電影的可看性上面,今年的電影一點都不比去年的差,而且在藝術性上面,絕對比去年要高得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這批電影一經公映,就吸引了美國民眾的目光,使得紛紛擾擾充滿火藥味的美國社會在電影潮中得到了喘息。

年中電影檔期,7部電影幾乎是一字排開上映。和以往相比,這些電影並沒有出現相互衝撞的局面,而是陸續上映,每一部電影之間都隔著幾乎固定的時間,整體的安排上面行雲流水。

之所以有這樣的安排,自然是大聯盟的各大電影公司內部協商的結果。既然現在各大電影公司已經實現了合作,那自然就不存在什麼競爭了,大家的任務就是如何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各自的發展,讓大家都得到好處。以往的那種電影首映相互競爭的局面也就不再出現,每部電影都導讀放映,而且都擁有固定的放映日期,在全國的電影院線統一推廣,這樣的方式,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也給各大電影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好處。

拉開1933年好萊塢電影檔期帷幕的,是劉別謙導演的電影《大河》。這部投資820美國拍攝的電影,其實光從投資的數目上來看,也算得上是一部大片了。不過不管是劉別謙還是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在這部電影宣傳的時候,都沒有用大片來炒作這部電影,恰恰相反,在他們的宣傳海報裡面,把這部

之為劉別謙的第一部純藝術片作品。

這部電影,也的確收到了這樣的一個效果,首映之後,收到了廣大電影人和觀眾的一致認可。

連我都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對劉別謙讚不絕口。

在我看來,這是劉別謙迄今為止拍攝的一部最為成功的電影,這傢伙用了一部大片的投資拍攝出了一部真正的感人肺腑的藝術傑作。

《大河》的故事很簡單:在鄉村,一條大河是一家人的故鄉,父親、母親和三個孩子。孩子們年輕的時候,常常跟著父親去釣魚,那片河流,記載著一家人的歡樂時光,記載著曾經的歲月過往。三個孩子長大之後,紛紛離開家鄉有了自己的生活,有的成為了成功的律師,整日穿梭於法庭之間,享受著名利,享受著物質生活,同時也學會了爾虞我詐,有的成為了商人,變得富有,每天的工作就是忙忙碌碌地談判、開會,還有的成為了大學教授,平時的工作是探索所謂的藝術所謂的終極鎮裡。

這三個長大的孩子,以現在社會的標準來評判的話,無疑都是成功的,但是他們的生活,卻又是那麼的麻木不仁,雖然在物質上面,他們是豐富的,但是他們並不快樂。

直到有一天,他們收到了家裡的來信,母親去世了,只留下父親一個人。

三兄弟放下了手頭的工作,告別了城市,回到了鄉村。故鄉還是當初的故鄉,大河還是那條大河。三兄弟在籌辦母親的葬禮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了兒時的記憶,他們跟著父親來到了兒時的那條大河跟前,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三個已經成年的中年男人,四個人在大河旁邊釣魚的哪個瞬間,溫暖得讓人落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