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一片忙碌,觀眾倒是一片華騰,每年的這個時刻,都是最熱鬧的時刻。
而這樣的時刻裡面,也不乏更熱鬧的事情出現。
這天,我在剪輯的間歇當中出來休息。 為了剪輯《教父2》我和斯蒂勒等人幾乎是連軸轉。 一幫人累得像狗一樣從剪輯室裡面出來到外面喝茶休息。 我躺在椅子上面閉目養神,斯蒂勒等人看電視的看電視,看報紙的看報紙,七嘴八舌地連天。
“這個事情挺熱鬧的嘛!”斯蒂勒拿起了報紙對旁邊的甘斯笑了笑。
“是呀,挺熱鬧的!這段時間,這傢伙已經成為明星了,現在各大媒體上面都有他的報道,美國已經有八個州貼出了他的通緝令!實在是個犯罪天才!”甘斯補充道。
“我聽說這傢伙十分的有魅力,而且是個十分講義氣的人,從來不對窮人下手。 ”斯蒂勒咧咧嘴。
“這傢伙,的確是個爺們。 連俄亥俄的州政府銀行都敢搶,實在是有種!”甘斯笑了起來。
他們的對話。 讓我地耳朵一下子豎了起來。
“你們兩個人講什麼呢?”我指了指斯蒂勒手裡面拿的那張報紙,示意他把報紙遞過來給我看看。
斯蒂勒把報紙送給我,我接過來第一眼就看到了報紙上面的一個通緝令。
這個通緝令下面,還有一篇洋洋灑灑的新聞報道。 說是有個搶劫犯,帶著五個手下,拿著槍大模大樣地洗劫了俄亥俄州政府的銀行,劫走了20萬美元。
“這是約翰.迪林傑第16次搶劫銀行了!上一次他是在加州搶劫一家花旗銀行的時候被捕。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他會被判處絞刑的時候,他卻從監獄中逃了才回來。 掏出來之後他很長時間沒有露面。 沒想到卻在聖誕節即將到來地時候開始動手。 ”
對於這名搶劫犯,文章給予了十分詳盡的描述。 基本上如果你看完了這篇報道就能夠清楚約翰.迪林傑到底是一個怎樣地人,他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搶劫的是有什麼小動作,搶劫的時候喜歡使用什麼樣的槍支……
這些細節的東西,這篇文章裡面都有。 讓人不得不佩服寫這篇報道的記者。
“這傢伙,怎麼現在就動手了?看來是等不及了。 ”看著那張報紙我搖了搖頭。
當初幫助約翰.迪林傑越獄的時候我就讓薯條告訴他這段時間不要作案,至少也得等過了聖誕,可是現在看來,迪林傑這傢伙根本就不聽我地勸告,在沉寂了一點時間之後,又開始操起他的老本行了。
搶劫銀行也就搶劫了,竟然選擇了俄亥俄州政府銀行。 一下子搶走了20萬美元,還打死了三名警察,這樣的戰績的確夠輝煌的。
俄亥俄州當即貼出了通緝令,並且宣佈約翰.迪林傑是俄亥俄州的公敵。 這樣的通緝令,對於迪林傑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老大。 怎麼,你認識這個傢伙?”甘斯算是聽出了我說的這句話地潛臺詞。
“何止認識。 如果沒有我,這傢伙估計現在早就被判絞刑了。 ”我把那張報紙放在了桌子上,長出了一口氣。
甘斯等人你往往我我往往你,不明白我的意思。
我把在洛杉磯收押所裡面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給他們聽,這幫傢伙聽得嗷嗷亂叫。
“老大,就應該這樣!就應該放迪林傑出去。 這傢伙的確是條漢子!如果就這麼被吊死,實在是可惜。 再說了,他打劫的大多數的都是花旗銀行,咱們可是巴不得呢。 ”甘斯笑得眼鏡眯成了一條縫。
“話是這麼說。 但是這傢伙也地確有些莽撞了。 ”柯立芝搖了搖頭:“本來美國就被他搞得風聲鶴唳。 聽說現在連調查局都開始介入了,在這樣的情況下。 一般的人都會選擇沉寂一段時間,畢竟這樣安全。 但是這傢伙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頂風作案,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來,不是硬把那麼多警察和聯邦調查局的人吸引過來嗎?”
“這也是我擔心的。 不過看起來約翰.迪林傑這個傢伙似乎已經意識到自己最後的歸宿了。 ”我看著那張報紙,看著報紙上刊登的約翰.迪林傑的照片,喃喃說道。
約翰.迪林傑在1932年地最後一個月掀起了一場讓全美都熱鬧地“銀行搶劫事件”。 他在俄亥俄州乾的這一票,算是一炮打響了。
而更絕地還是在後頭。
12月7日。 《時代週刊》刊登了了一封來信。 在平常,普通的讀者寫給《時代週刊》的信實在是太多了,汗牛充棟。 但是這封信卻被《時代週刊》放到了封頁上面。
因為寫這封信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約翰.迪林傑。
在心裡面,約翰.迪林傑詳細地闡述了他為什麼要搶銀行。 他的解釋是,不是為了錢,而是因為他覺得銀行是直接導致社會黑暗的根本源泉,全美民眾其實都生活在這種陰影當中。 所以他要向華爾街財團作戰,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喚起民眾的警覺。
除了說明自己搶銀行地根本目的,迪林傑還用十分漂亮的文字講述了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他講起了他的童年。 悲苦的童年,說起了他的愛情,說起了他在搶銀行過程中地心理和所見所感。
這傢伙的文筆很好,如果不去搶銀行,絕對可以寫。
他甚至在結尾告訴《時代週刊》,因為一個人,他對夢工廠旗下地媒體十分有好感。 以後每一次行動之後。 他都會給《時代週刊》寫信,以次來展現他的生活觀和搶劫前後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
這封信並不是很長。 但是刊登出去之後,立刻引起了舉國的譁然!一個銀行劫匪竟然在美國最重要的雜誌上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說明了自己地觀點,甚至還要向公眾展現自己搶劫的場景和想法。 這樣的事情,別說是在美國,就是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
有趣!刺激!好玩!
當期的《時代週刊》賣得脫銷,加印了十幾次都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 隨之而來的。 是各大媒體紛紛對約翰.迪林傑採取的宣傳。 於是乎出現了一個恐怕會永遠載入史冊地事情:一個國家因為一個搶劫犯瘋狂了起來,而且幾乎一分為二。
在政府那邊,約翰.迪林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罪犯,他乾的事情,完全可以判處他絞刑!不管是各州的警察局還是負責這個工作的調查局,都對約翰.迪林傑進行了大肆的批駁,各州紛紛貼出獎金,對於提供線索地人給予終將。
結果這樣一來。 就讓約翰.迪林傑成為了公眾明星,成為了“最厲害的銀行搶劫犯!”
約翰.迪林傑現在也成為了明星,罪犯裡面的明星。 他的事情在媒體上宣傳之後,美國的銀行搶劫案開始普遍上升,在他的影響之下,很多搶劫犯重操舊業並且紛紛把目光盯住了銀行。 而很多之前沒有幹過搶銀行事情的年輕人。 一些混混,把約翰.迪林傑看成是他們的偶像,穿著和迪林傑一樣,頭型一樣,他們學著迪林傑那樣,拎著衝鋒槍搶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