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不論是球場上還是球場外的表現都變得越發的無可挑剔。
沒有傷病,全勤不輪休,每場穩定貢獻30分,帶領球隊贏球打卡下班。
而且今年他還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後他變得越發成熟穩重,也讓人越發感覺到不可戰勝。
挑戰者在湧現,18年西部,勇士依舊是最強的挑戰者,馬刺成長極為迅速,東部,凱爾特人開始一家獨大,他們利用籃網的選秀權興風作浪,而76人在快速的成長。
但無論怎麼成長,所有球隊都感覺,距離國王、布魯斯李似乎都在變遙遠。
因為人們驚訝的發現,李良也在成長!
這傢伙竟然還在進步,並且是以一種非常快的速度在進步。
18賽季,他突然就擁有了強大的低位背身單打能力,結合他精準的跳投,簡直無可阻擋。
他得分變得越來越隨心所欲,快要到完全無視防守的地步,有點類似於NBA球員去CBA打球了。
季後賽不出所料,國王一路砍瓜切菜殺入了總決賽。
西決,國王一個乾脆利落的4:2送勇士回家。
總局賽,4:2,在李良的精神故鄉波士頓,李良第六次加冕為王。
與此同時,NBA總決賽的收視率進一步下滑,常規賽、全明星賽的收視率同樣如此。
在全明星賽,蕭華推出了隊長選人模式,結果被任命為隊長的李良,拒絕了任命。
這不是李良第一次和NBA官方公開對著幹了。
這讓聯盟辦公室極為惱火,卻又無可奈何。
這貨說好了要參加扣籃大賽,結果沒有。
說好了要再次參加三分大賽打破歷史紀錄,還是沒有……
蕭華為了提高收視率,已經想盡辦法,希望用情懷打動球迷。
但是沒有用,新球迷們越來越不買賬。
李良這貨在推特上還成為了意見領袖,處處和NBA唱反調。
一個聯盟的第一人,總是和這個聯盟唱反調,事情就不好辦了。
聯盟倒是想打壓李良,問題是這人實力太強悍,一般的哨子根本吹不動他。
況且,裁判依舊蜜汁和李良關係好,這讓聯盟辦公室如坐針氈。
18賽季,是NBA整體經營慘淡的一年。
李良和國王是最大贏家,其他人都是輸家。
NBA開始面臨80年代斯特恩上臺之前那樣的危機,波士頓凱爾特人幫正在逐漸滲透和掌控整個聯盟。
現在,NBA冠軍正在被一箇中國人壟斷,本土球迷越來越不想看這個被黑人佔據,最終又被一箇中國人支配的奇怪聯賽。
在18年的夏天,有一個契機出現,當然,這個契機在2017年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種子,那就是BIG3聯賽的開啟。
這是由艾佛森、艾斯庫珀聯手發起,聚集NBA退役球員組建的三對三聯盟。
17年進行的不溫不火,到了18年,突然有一個強有力的,從英國過來的資本注入,擴大了聯賽規模,開始從NCAA高校挖人,甚至直接挖高中生。
NCAA在全美營收驚人,但學生球員是分不到錢的,白打工,純粹為了榮譽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