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之中,里昂和斷蟹的身影消失,只留下史蒂芬周和莫文蔚,鍾無美三人。
除此之外,還有已經投來注意力的林默生。
莫文蔚早已成為陰陽路城隍廟的一員,自然也算是林默生手下的‘士兵’。
之前有著天市垣主假扮的斷蟹遮掩天機,所以林默生也沒有辦法找到莫文蔚。
但隨著里昂將天市垣主拉入真空家鄉之中,林默生自然也重新定位了莫文蔚。
史蒂芬週上前解救被綁著的莫文蔚。
莫文蔚起身,和史蒂芬周擁抱,自然而然觸動了唐牛設定好的機關。
巨大的火光從莫文蔚身下湧現,將近在咫尺的三人完全包圍。
林默生想要降下兵主之力救援,但眼前突兀出現一片金色浩瀚的佛光,佛光之中,一位菩薩立於八瓣蓮花之上,看向林默生。
“原來是觀音菩薩當面……”
林默生看向面前的菩薩,沒想到鍾無美會是這位大神的轉世,他沉默了一秒,然後開口詢問道,“為什麼?”
他無法理解,為什麼這位觀世音菩薩會阻止自己救援史蒂芬周,難道是因為自己的出現,干擾了觀世音菩薩的點化灶君計劃,所以祂不得不出手?
林默生面前的觀世音菩薩神色慈悲,反問道,“今日的史蒂芬周是昔日的灶君嗎?”
作為擁有輪迴泉眼的人,林默生瞬間就明白觀音在說什麼。
神佛的真身轉世和化身降世不同,化身降世只是神佛分割出來的一個念頭,和本體有著明確的主從關係,所以不可能影響到本體。
但是真身轉世之後,神佛也無法抵擋輪迴規則,在明悟前世之前,會形成一個獨立的人格,這個人格如果和前世本體的性格差距過大,無法吻合,那麼就會出現兩種可能。
第一種,神佛無法明悟前世,只能夠一世世轉世重修,直到誕生出一個和前世相似的人格,才有甦醒的機會,但一旦一直無法誕生這種人格,那麼神佛也有可能會在不斷的輪迴轉世之中迷失自我,這就是胎中之迷。
所以一般轉世之前,神佛都會佈置好自己轉世之後的種種事情,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找一位自己信得過的道侶來‘點醒’自己,不讓自己徹底沉淪。
而第二種可能,就是前世人格和這世人格同時在一個身體內甦醒,兩者同時爭奪身體,因此對抗,也就是俗稱的精神分裂。
當然為了防止第二種情況發生,絕大多數時候,即使沒有人點醒自己,神佛隱藏的人格也會選擇不在這一世甦醒,繼續等待下一世的機會,反正對於祂們而言,人生百年,不過過眼雲煙。
但現在不同,因為灶君歸位關乎九星連珠,解開絕地天通,所以隱藏在史蒂芬周體內的灶君人格不得不甦醒,沒有等待下一世的機會。
想清楚這點之後,林默生臉色變得難看起來,“所以你想要殺死‘史蒂芬周’?”
毫無疑問,這一世的史蒂芬周貪財好色,之前是個大大的惡人,與灶君原本的人格出現巨大的差異,雖然經歷了大起大落,性格有了變化,但是短時間內也無法完全達到原本灶君的樣子。
為了避免出現問題,觀音就想要‘殺死’現在這個史蒂芬周的人格。
佛光中的菩薩依舊面目慈悲,微微搖頭,“哀莫大於心死,心死之後,自然本性空空,再無今日昨日之分。”
林默生聯想到原本食神的劇情,瞬間明白眼前的觀音要幹什麼。
原本的劇情之中,史蒂芬周被唐牛趕下了食神之位,眾叛親離之下,只有莫文蔚收留他,而後史蒂芬周重整旗鼓,再次爭奪食神之位,可惜在去少林寺的路上,支援他的莫文蔚為了他‘擋槍而死’,讓他心如死灰。
如果不是復仇,他這一世的人格也算是廢了,再無法與原本灶君的人格爭奪控制權,這就是觀音所說的哀莫大於心死。
而就算是這樣,最後在食神大賽之上,史蒂芬周也輸給了作弊的唐牛。
如果真實的世界中沒有超凡力量的話,最後史蒂芬周那句‘人人都是食神’其實也可以算是瘋子之言,因為到此為止,他實際上在這一世的所有追求,無論愛恨情仇,都已經被徹底摧毀,做到了真正的哀莫大於心死。
而這個時候,觀音降世點化食神,點化的也是原來的灶君,而非史蒂芬周。
想到這裡,即使林默生也生出一股寒意,看向面前‘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他忍不住冷聲道,“這就是佛門所說的大徹大悟嗎?如此行事,與魔無異,怪不得波旬說末法之世,坐在蓮花座上的都是祂的徒子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