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7章 環環相扣 (2 / 2)

林玄機口中的他們,值得是禺狨國的妖聖們和傲來國周圍的神佛道脈,本來林玄機已經鎮守住博海城,迎來了媽祖神像。

時間的優勢站在茅山道脈這邊,接下來只需要引進墨家等諸子百家,以博海城為中心,推動改革,增強人道之力,等人道之力增加到極致,林玄機甚至可以將人道網路擴張到整個傲來國的時候,傲來國的妖魔鬼怪們自然不攻自破。

而現在看來,對方也明白這點,他們之前沒有動手,只是等待變局,等待茅山道脈被掣肘,難以騰出餘力的時候。

林玄機對正德天仙拱手道,“這裡還請前輩坐鎮,我需要去傲來國國都處理軍事。”

正德天仙點頭說道,“此地我藉助媽祖餘威,還是能夠鎮守住的。”

若是隻有他一位天仙,當然不敢誇下海口,鎮住博海城,因為現在的博海城不僅是人道改革中心,城內諸如白蓮生這般的金仙不少,同時博海城也是抵擋龍族的前哨。

四海龍族雖然現在只有龍母這一位重傷的大羅祖神,但是族內的金仙可不少,幸好之前順利接引了媽祖神像,讓媽祖神系的眾多大神也能夠降臨,這才是擋住四海龍族的底氣。

林玄機點頭,沒有空餘時間理會文城隍和餘雲龍兩人,騰起雲架,躍至博海城之上,從博海城內同樣架起了幾道雲架,與林玄機的雲架匯聚在一起,向著傲來國國都而去。

正德天仙再抬頭看了一眼面前的蟠桃樹,一枚枚虛幻的蟠桃仍然不斷墜落,這代表著茅山道脈並非毫無損失,在很多茅山道脈傳道的世界中,陰鬼按照五方鬼帝的吩咐亂陽,正在與茅山道脈發生激戰。

而這種激烈的戰鬥,同時也在影響茅山道脈本身的力量,讓茅衷和茅盈兩位真君能夠從茅山道脈借到的力量更少。

金仙以上的戰鬥,如果雙方沒有使出絕對的殺手鐧,本來就需要削弱對方道脈來獲得優勢,雖然自己這邊有封神榜,但周乞借來了打神鞭,總體來說,兩位祖師仍然處在劣勢,就是不知道能夠堅守多久了。

凝視了一會兒蟠桃樹,正德天仙轉頭看向文城隍和餘雲龍,說道,“本來我茅山道脈下院只是想要招教書先生,不過如今的局勢兩位恐怕也感覺到了一些,幽冥大亂,五方鬼帝作亂擾亂陽世,此界中禺狨妖國又趁勢起兵,恐怕此界的封神之戰即將有個結果,兩位若願意襄助我教,自然掃榻相迎,若是不願意沾染紅塵,也可自行離去。”

以如今戰局,兩個地仙根本無法改變戰況,所以正德天仙對於文城隍和餘雲龍的去留並不在意。

文城隍率先回答道,“危急存亡之時,才有晉升之機,我雖不才,願意襄助貴教。”

見文城隍一開口就直接答應,本來在猶豫的餘雲龍聯想到自己被削減的壽元,看了一眼正德天仙身後的蟠桃樹,硬著頭皮說道,“我也願為貴教驅馳。”

以前聽聞封神故事的時候,餘雲龍也與同道感嘆過,那些天仙,金仙們只需要靜守在洞府之內,自然能夠渡劫,何至於因為一時喜怒,就入大劫之中。

但現在真正進入到封神劫數之後,他才明白,大劫不僅會因為天機混亂,誤導神佛的感知,同時也會一環扣一環,逼迫修行者入劫。

瑤池蟠桃被砍,導致地仙,天仙的壽元銳減,餘雲龍聯想到自己這種沒有臨近天人五衰的地仙都逼得入劫尋找增壽之法,那些本來就已經壽元不多的旁門天仙們恐怕不得不出世,在大劫之中尋找一線生機。

卻說林玄機架起雲架,李二,衛同義,雷蒙,魏松,墨家弟子們等也從不同的區域匯聚而來,林玄機一邊驅使雲架向傲來國都而去,一邊,詳細解釋了現在的局面。

“真是大劫起時,半點不由人啊。”

墨家弟子們對此感觸最深,他們原本帶著決意來襄助魏松,但除了一開始危險一些,之後的生活簡直就像是在做夢一樣。

所有外部壓力茅山道脈都擋住了,還給了一座繁華的城市,讓墨家能夠隨意傳播學問,印證思路,一點都沒有封神的危機和緊迫感,甚至有種比當初稷下學院更好的錯覺。

但墨家的學問還沒有剛剛傳播開,只是鋪了一層淺淺的地基,整個局勢又直轉而下,變得危機重重,其中一波三折,讓人迷茫不安。

“我們已經算是好的了,至少知道發生了什麼,你看看他們。”

魏松指了指周圍,林玄機沒有用破虛之法,而是用雲架之法前往傲來國國都,一方面是為了留下時間,給魏松他們解釋具體發生了什麼,另外一方面是審查如今傲來國的局勢。

一道道山川之間,雲架騰起,甚至有很多雲架從傲來國之外而來,這些雲架之中,大多數都是面臨天人五衰的地仙,天仙們,原本就因為壽元枯竭,導致他們不樂本座,難以控制自身情緒,再加上現在人發殺機,天人感應之下,一些天仙,地仙們甚至選擇冒險進入封神之劫中。

“是啊,天發殺機,斗轉星移,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翻地覆,如今我才知曉這句話的含義。”

四絕道人少有地說了一大段的話,如今祂經過八卦爐一煉,繼承了靈寶天尊一部分的大道,順利成就金仙道行,結合自己看到的,聽到的,發現這次大劫環環相扣,天地人三者相互聯絡,根本沒有人能夠獨身世外。

“我們下去吧。”

林玄機打斷說道,指了指下方傲來國的國都,此時整個國都的人道之力稀薄至極,這也代表中毒拖了幾年的傲來國國君已經命不久矣。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