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姆起身洗了把臉,來到主屋之中。
這間屋子和平常人的會客室不同,主屋正中央供奉著神壇,神壇之上擺放著瓜果蔬菜等祭品。
尼姆就是巴揚神的祭師。
巴揚神並不是什麼赫赫有名的大神。
這只是村寨的祖先神,被尼姆的家族世代供奉,而尼姆的家族,每一代則會選擇一名靈感強大的純潔的處女,作為巴揚神降臨凡塵的載體,類似於出馬弟子。
成為巴揚神的巫女之後,雖然不能夠結婚,但是卻也能夠得到一些小神通。
就比如煉製些巫藥,治療一下頭疼腦熱的疾病。
亦或者是幫助村民們尋找丟失的牛羊,感知一下明天的天氣。
雖然這些小神通並不強大,但確實是村寨能夠在惡劣條件下生存的一大法寶。
同時也賦予了普通人面對災難時的勇氣。
有的時候,信徒在奉獻信仰給神明的時候,也在給自己面對未知的勇氣。
尼姆剛想要上一炷香。
這個時候,一位身材健壯的青年抱著自家兩歲大的孩子焦急地走了進來。
“尼姆,我家孩子病了,你能看看嗎?”
尼姆接過孩子,手掌貼了貼孩子的額頭,發燒。
這雖然只是小病,但是在藥品缺少的南洋村落,就只能夠找巫醫尋求幫助,村民們也習慣了這種方法。
尼姆如往常一樣,將小孩放在巴揚神的神龕之前,然後唸誦起如同民謠般的祝禱詞,祈求巴揚神的神力。
不過當尼姆抑揚頓挫地念誦完整套祝禱詞之後,預想之中的巴揚神上身並沒有出現。
尼姆微胖,黝黑,帶著雀斑的臉沉了下來。
旁邊正在等待的青年也變得惴惴不安起來。
巴揚神雖然是不知名的小神,僅僅只被周圍的幾個村落供奉。
但正因為祂神域輻射的地方更小,所以一般的小事,巴揚神都會顯靈,給與啟示。
而現在,尼姆顯然是沒有得到巴揚神的啟示。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尼姆也注意到了青年不安的神色,她立馬收斂起陰沉的臉色,笑著說道,“我屋裡面有以前煉製的巫藥,我去拿。”
說罷,她走進裡屋。
將為數不多的幾瓶巫藥拿了一瓶,然後走出去,遞給青年,交代使用巫藥的注意事項。
等青年走後,尼姆的臉色再次變得難看起來。
巫藥確實好用,一般的小感冒或者小傷,使用巫藥之後,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
但是自從自己開始絕經期後,就再也沒有能夠成功煉製一瓶巫藥了。
這也是侍奉巴揚神的巫女本身的缺陷。
過了絕經期之後,就不能夠再擔任侍奉一職,需要從家族之中挑選出新的繼任者。
尼姆嘆息一聲,果然,自己到了應該卸任的時候了。
她對此早有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