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瞳孔一震!
他看到了一本古代奇書中,描述的某種‘狀態’和自己非常相似。
——道家奇書《太乙金華宗旨》
書中有專門提起修煉一途,雖然後世人各種解釋都有,但蘇雲卻別有一番感悟。
“靜極見天心,自然神明至。”
意思是靜下心來透過‘打坐’的方式,能讓人體心境空明,進入一種高階的狀態,可窺視天機等。
十分玄妙。
書中還提到了一種‘回光秘術’,當中有三種修煉‘境界’。
分別是‘金華乍吐’、‘金華正放’、金華大凝!’
‘金華乍吐’體現在人體聽覺之上的昇華,可聆聽周遭萬物空靈之聲,聞之空曠且悠長,令人心曠神怡。
‘金華正放’是人體視覺的超脫,達到此境,若萬籟俱靜,皓月高升,普天皆是柔和金光,身心愉悅的同時,眼前景象虛室生白,四周白茫茫霧沉沉,可望穿物質虛實本質。
‘金華大凝’最是玄妙,簡單來說宛如‘神龜頂天’,‘元神出竅’的奇幻感覺,皆是萬物可感亦可控,暢遊天地,自在極意......
看到這裡,蘇雲的內心大受震撼。
他在今天下午億達廣場時,就有那麼一瞬的‘金華正放’的狀態。
細細想來,與之書中描述非常相似。
懷揣著激動的心情,蘇雲把注意力放在了這本道家奇書《太乙金華宗旨》上。
瞭解得越多,蘇雲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本書被人們定義為道家的哲學思想書,也就是俗稱的理論存在,並非紀實。
“怎麼會是理論思想呢?那自己感悟到的算怎麼回事?”
帶著深深地疑惑,蘇雲發現這種理論學說並非空穴來風。
——《太乙金華宗旨》作者:呂洞賓!
“民間傳說八仙之一的呂祖呂洞賓?”
忽然,蘇雲在一篇不知名的閒野雜記中看到了這麼一段記載;
呂祖臥山巔偶然來感,一步金華大凝,窺見天門,仙宮稍縱即逝,僅僅驚鴻一瞥,再難入道,揣摩數載,著金華,此後佈道閒野,隱入塵煙再無蹤跡……
“就連呂祖都只是一觸即逝,此後一生再無所覺?那跟我感悟到的是同一種狀態嗎?”
蘇雲迫切想要知道答案,在網上翻越了部分文章後愈發對其著迷。
“誒?怎麼全是片段啊,怎麼沒有全書。”
蘇雲發現網上全是一些不完整的節選片段,令他費解。
最後他只能無奈放棄,打算改天去熔城最大的圖書館找找看,會不會有完整的書籍。
當然,蘇雲並不是要找原書,那多半是指望不上,只求能有一本抄錄的複製本看看就滿足了。
“嗯……”
而且,蘇雲忽然覺得每次說起玄而又玄的狀態很彆扭,心想不如給這種話狀態起個名字吧。
“這種感覺不是尋常才有的,非常難遇到,我足足數日也才遇到兩次……”
蘇雲覺得自己這麼思考似乎不太合適,有點凡爾賽了。
“像是一種特殊的超脫感,又像是玄幻小說裡的頓悟。”
“普通人似乎無法輕易達到這種狀態,頂多也就激發一些人體潛能,但遠遠達不到進入玄而又玄之狀態的地步,看來這應該很難,很罕見。”
“而聖人說超凡入聖......”
“那就叫做超凡狀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