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三人就幾個最需解決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最終,敲定出暫時製作以下幾期節目:
1.緩解城市小拉達肆虐的問題。
2.電系精靈偷電。
3.利用某些精靈,緩解城市白領焦慮。
4.具體科普野外最常遇到的精靈。
5.遇到危險精靈的應對措施。
兩期是用精靈,解決精靈入侵問題。
一期則為用精靈,改善人類生活質量。
剩下兩期,則是給廣大市民全方位科普精靈。
對於最後兩期節目,鄭冉再度丟擲了一個代表官方的請求:
“餘先生,我們還有一個請求,能不能麻煩您,將一些常見的精靈,製作成類似於圖鑑,百科書類的冊子,以便宣傳呢?”
來了……官方果然意識到這個問題了。
餘煬內心暗道。
他之前為了解釋“為什麼知道如此之多精靈知識”的疑問,將鍋甩給了知識之神。
那官方為了緩解精靈入侵的壓力,勢必會盡可能要求他提供更多的知識。
鄭冉提出的要求還不算過分,只是製作常見精靈的百科全書。
這個要求,餘煬覺得可以答應官方。
但以後要是再碰到官方索要他腦海內的全部知識,他就不會答應了。
拒絕,也是需要技巧的。
若是傻乎乎直接說“這些就是我知道的全部知識”或者直接就是“我拒絕”,怕是會引起上頭的不滿。
因為“全部的知識”是一個虛幻的概念,要是真正的提供出圖鑑的所有知識,他會直接失去價值。
而假設一個“全部的知識”,實際上只包含數百種精靈的知識,那要是自己日後遇到了可以收服,卻又是提供給官方“知識”之外的精靈,豈不是露出了馬腳……
基於這種情況,餘煬想出如下說辭。
那就是回答:“只有當我看到陌生的精靈時,腦海內才會自動浮現出相應的知識,若是沒有碰見,那我也和伱們一樣,完全不知。”
這番說辭,給自己留了退路。
隨著不同種類精靈的出現,他就一直能讓自己保持價值!
雖然理由很牽強,虛假,但沒有直接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