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即使是寫的再悲慘再絕望的悲劇故事,最多也只會讓人覺得傷心、難過、意難平,不會真的讓人因此而對世界絕望,甚至產生重開的想法。
因為那些故事哪怕寫的再怎麼真實,你心裡也清楚那都是假的,是被人寫出來的,是虛擬的。
可是一旦加上了“由真實事件改編”這幾個字,那意義自然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史書中的那些看似簡短的文字。
“歲大飢,人相食”
“烹子充飢,殺食胞弟”
“父子相食,臭彌千里”
“母食死兒,夫食死妻”
“民生子即棄之,稍長即殺之”
這些,都是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是真實的,是血淋淋的事實。
即使到了21世紀,饑荒其實也時有發生。
如果不是因為那一位老先生的付出,現代社會恐怕比起那些古代社會好不了多少。
食物,是人們的生存之基。
高文之所以要冒著讓世界毀滅的風險,把基因相關的生物學知識教給弗蘭克,就是為了去最大程度的避免那些事情的發生。
當然,最開始的時候,高文抱著的其實是一個很樸素的想法,那就是讓這個世界能夠有更多的美食。
一個曾經在大吃貨帝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穿越到了詭秘世界這麼一個生產資料並不豐富的鬼地方。
可想而知高文在吃這一方面,遇到了多麼大的困境。
所以,高文對於改變世界的決心,那是非常堅定的。
不說別的,起碼要讓自己能夠吃點好的。
得虧這裡的魯恩只是有一點日不落帝國的影子,食物方面倒還沒有太過離譜。
否則的話,高文是無論如何都不會選擇在這裡搞事的。
一個能夠把魚頭做成仰望星空這種鬼東西的國家,你還能夠對它有個什麼指望?
“我有一個問題想要問你,高文。”貝爾納黛靜靜的看著高文,輕聲說道。
“您心裡是有了什麼疑惑需要我解答嗎?”高文迎上了貝爾納黛的注視,和她四目相對的問道。
“我今天來是想要問你,在你的計劃之中,是否一定會出現一場戰爭?”貝爾納黛蔚藍的雙眼中,流露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高文垂下眼眸,沒有直接回答貝爾納黛的問題。
他也明白了此時的貝爾納黛,為什麼要來找他問這麼一個問題。
從小經歷了黃濤教導的貝爾納黛,擁有著和這個世界的其他高位格存在,截然不同的三觀。
在原著中,克來恩開始計劃阻止喬治三世成神的時候,他曾經與貝爾納黛有過一次交談。
而在那個時候,貝爾納黛對克來恩說道:
“我依舊不喜歡戰爭,雖然它能給我帶來機會。
“我曾經很痛恨他,無法理解他,以至於很多年沒有叫過他爸爸,就是因為他晚年為了晉升‘黑皇帝’,做了太多違背時代潮流,傷害無辜民眾的事情,我不能接受我心目中英雄一樣的父親變成一個瘋狂的暴君。”
貝爾納黛對民眾有著一顆憐憫之心,她並不喜歡戰爭,甚至幾乎因此而和黃濤反目。
而因為黃濤的教導,她又擁有著超越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眼光和見識。
所以,她可以很容易的看穿高文計劃的目的。
在此之前,貝爾納黛對高文的計劃不僅沒有阻撓,甚至多有助力。
然而,在她察覺到高文可能在計劃著一場戰爭的時候,她的心中就有了猶疑。
於是,她來了,想要來問個明白。
她有著超過這個時代絕大部分人的眼光。
但是,沒有完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