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老師扶著太婆穿過小樓前面的兩排平房,順著一條小路向小樓後面繞過去,一邊走一邊給周小安講解,“這樓以前是貿易行的貨棧和辦公室,現在住了工人同志,成了居民樓。”
周小安看看樓前的院子裡晾著的衣服和煤棚子,雜亂又熱鬧,幾乎跟他們家住的大雜院沒什麼區別。
幾個小孩子撲騰騰地從樓裡跑出來,在樓門口用煤爐子做飯的主婦揚著嗓子吼了他們幾句,下班的人們互相打著招呼,非常有生活氣息的樣子。
繞過小樓,順著一條小路走到後面,這邊就清靜很多了,好像被小樓一下隔絕出兩個世界一樣。
樓後是一片樹林,樹木挺拔高大,很有年頭的樣子,樹林旁邊有一小片空地,空地上是一間半紅磚房子,那就是潘老師的家。
“這是以前管花園的園丁住的房子。這座小樓後面以前有很大一座大花園,後來都被剷平劃入鋼廠了,就留下那片樹林,據說是一位北京來蓋鋼廠的建築師執意要求留下來的,說是什麼珍惜古樹。”
潘老師今天的話很多,沒了平時壓抑沉默的樣子,好像跟太婆一樣被什麼事刺激得興致很高。
周小安觀察了一下,才發現樹林後面是一堵高高長長的圍牆,應該就是樊老師說的鋼廠圍牆了。原來這裡跟鋼廠離得這麼近啊!
樊老師的家裡收拾得非常整潔乾淨,兩位老人住的屋子,卻沒有一絲暮氣,意外的溫馨。
東西不多,處處透漏出用心佈置的痕跡,桌子上鋪著格子桌布,茶盤上有一套簡單的茶具,甚至窗臺上還有兩盆馬上要開放的水仙花。
太婆把周小安按到取暖的爐子邊坐下,“等著,太婆給你做肉餅!”
周小安看向樊老師,樊老師示意她不用客氣,自己挽了袖子去洗手準備幫忙,“你就等著吃吧,太婆做肉餅很快的。”
“對對,很快的!”太婆一直笑眯眯地。
周小安也趕緊去洗手,“太婆,我不會做肉餅,您教我呀。”
太婆更高興了,拉著她去廚房,“教你,教會了做給十六吃。”
十六是誰?周小安不敢問。
樊老師沒有妻子也沒有兒女,據說一輩子單身未娶。聽說他還有個哥哥,在前些年去世了,他卻沒有子侄,只和老母親相依為命。
太婆一直唸叨著的十六,可能是這個家裡已經去世的某個人吧。
太婆拿出一個面口袋,裡面竟然是小半口袋麵粉,足有十斤的樣子,拿碗舀出來,精細雪白,非常讓周小安吃驚。
樊老師沒有跟周小安解釋,周小安也不能問,只拿著水碗聽話地給太婆往麵粉裡倒水,聽她教怎麼和麵。
樊老師去外面的小棚子裡拿回來一塊肉,有兩三斤的樣子,放在案板上解凍,又去廚房一角用麻袋罩著的地方拿出一顆白菜,“咱們今天做兩種餡兒,一種肉的一種菜的。”
太婆高興地點頭,“十六愛吃白菜餡兒。”
周小安打量著這作為廚房的小半間房子,東牆有一扇不小的窗戶,白天採光應該不錯。
東西歸置得整整齊齊,炊具乾乾淨淨,牆上的木架子上放著蒜頭和大蔥,餐具也認真地擺放在一個帶玻璃門的小櫃子裡,在這個年代,已經很少看到有這麼像樣的家庭廚房了。
這個家和樊老師平時的樣子格格不入,看他平時樸素剋制的樣子,怎麼都想不到他的家會這樣有生活氣息,這樣……透著富足和溫馨。
ps:萬更結束~明天六點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