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貞武心裡也很清楚,在**制度下,即便再完善的監督體制也不可能杜絕貪官,他也沒打算增設監督機構,官員增多,機構臃腫,到頭來只能是增加朝廷的負擔,最終都轉嫁到百姓頭上,況且,增加監督官員,也未必就能遏制官員貪賄,誰能保證這些監督官員就個個清廉?
要對官員實施有效的監督,只能從體制之外尋找監督,這事情他考慮了很長一段時間,陝晉的貪賄大案出來,逼迫他不得不將整頓吏治提出日程,當然,這也是一次極好的機會,今日特地召集幾名上書房大臣,他就是想丟擲自己的想法,看看他們的反應。
微一沉吟,他便緩聲說道:“都說的有理,貪婪是人之本性,貪慾之心,人皆有之,朕亦有貪心,朕不滿足大清現有之疆域,渴望將周邊藩屬國盡皆納入大清版圖,朕不滿足大清子民現有之生活境況,希望百姓人人都能夠安康富足,尊禮守法,朕希望朝廷官員人人都能清廉如水,勤謹奉公,希望大清的軍隊能夠所向無敵,這些都是貪慾,這是為君之貪。
朕常說凡事有利必有弊,貪慾亦是一樣,君王貪慾,既為禍國之本,亦為立國之根,不顧國情,窮兵黷武,必然禍國,一味的無為而治,則會喪失進取之心,文恬武嬉同樣是禍國之道。
臣子之貪,在於建功立業,在於流芳百世,在於封妻廕子,在於光宗耀祖,在於升官發財,在於窮奢極欲,所有朕都能夠容忍,獨窮奢極欲以及貪財,朕萬難容忍。官員貪財,窮奢極欲實為禍國殃民。”
馬齊三人聽的這番話,不由皆是一愣,君王貪慾,既為禍國之本,亦為立國之根,這話可真是令人耳目一新,這是徹底的否定無為而治。尤為難得的是貞武竟然如此直言不諱的說出自己的貪慾,這是他第一次明確的提出將周邊藩屬國盡皆納入大清版圖。
呷了口茶,貞武又接著說道:“太上皇曾言,治國必先治吏,民安而吏稱其職,吏稱其職而天下治矣。縱觀歷朝歷代亦是如此,治國皆首重吏治,吏治之好壞,首在官吏是否廉潔奉公,然如何整肅吏治。如何反腐肅貪,如何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貪官?
歷朝歷代反腐肅貪可謂是手段盡出。除了嚴刑峻法之外,還有善加引導,加強監督等等措施,然皆只能收一時之效,何故?
馬齊說的不錯,官員權力太大,不僅權力大。而且缺乏有效的監督,為官清廉還是貪腐,全在官員的本性。而貪婪則是人之本性,這也是為何貪官多,清官少的緣故,大清三萬餘官員,清廉自律的能有幾人?朕看一成都不到。
有鑑於此,朕以為,要徹底的杜絕官員貪腐,必須從三方面入手,一則是延續太上皇求廉、養廉、護廉、誡廉之策以端本澄源,從本性上鼓勵、倡導官員克己復禮,欲而不貪,慎獨。
再則,增加官員俸祿,讓俸祿足以保障一家老小衣食無憂,保證官員應有的體面和應酬往來,這一點,朕早有考慮,已經下旨公告天下。
僅有此兩點是不足以剎住官員貪賄之風的,這第三點才是重中之重,監督,必須對官員實施有效的監督,讓官員隨時處在監督之下,不敢貪賄。”
張鵬翮、馬齊、蕭永藻三人聽的都是滿肚子不屑,監督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都察院不就是督查百官,糾彈百官奸貪汙績的,難不成貞武要將都察院擴大到對方?這增加的官員可就多了。
待二人落座,貞武掃了五人一眼,才沉聲道:“朕尋思良久,對官員的監督,不能依靠官員,歷來皆是官官相互,指靠官員自行監督,收效甚微,一旦官員狼狽為奸,矇蔽更甚從前,朕欲以地方鄉紳來監督地方官員,諸位考慮一下此法子的可行性。”
以地方鄉紳來監督地方官員?張鵬翮、馬齊、蕭永藻三人都被貞武的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嚇了一大跳。
鄉紳即是地方縉紳,是明朝以來行成的一個獨特的社會階層,鄉紳作為一個群體出現就是在明代,尤其是明中期以後的事,這是因為明朝中期之後,士人數量大增,如仕艱難,大量持有功名之士沉滯於鄉村,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官員被革退或是離休回籍,自然也成為鄉紳。
大清沿襲明制,在成文制度方面,朝廷行政權力的最低一級就是縣級,縣以下則是推行裡甲制度和保甲制度,其中,裡甲制用於賦稅徵收,保甲制用於治安維護。
基層社會大體上由三部分構成,即官、紳、民,由此而衍生出官權、紳權、族權,三權共治鄉村,互為影響。
族權主要以血緣關係確立其在鄉村社會的權力與權威,紳權主要以其對文化的壟斷及其與官府的關係來確立其在鄉村的權力與權威,官權則倚恃皇權,主要以保甲製作為其在鄉村的延伸,而源於皇權的封建教化引導著族權、紳權在鄉村的活動,成為國家控制鄉村的主要精神手段。
此即所謂的“國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造倫理,倫理造鄉紳。”一直以來,鄉村自治政治,皆是以宗、社為基礎,鄉紳為紐帶,作為官吏與鄉民聯絡的中介,紳權也是介於官權與族權之間。
大清入關,鼎定中原之時,很多鄉紳捲入了抗清運動,尤其是在江南地區,江南的反剃髮易服的運動都是以鄉紳為主的,這自然是遭到了大力打壓,清初的科場案、哭廟案、奏銷案等等,都大大削減了縉紳的特權,削弱了鄉紳的勢力。
不僅如此,為防鄉紳權力擴張,朝廷還嚴格控制鄉紳參政,將紳縉之家一體編入保甲之列,聽保甲長稽查,並且規定鄉紳不得擔任保長,這是確保保甲組織不落入地方紳士之手,而縣官則可以透過任命保甲長來維持自己**的統治機構。
貞武提出以鄉紳來監督地方官員。這無疑將極大的提升鄉紳的政治地位,擴大鄉紳的權力,進而破壞鄉村的官權、紳權、族權的平衡,甚至出現紳權倒壓官權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