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禎不過是虛言恫嚇,三桅帆船、糧食、那麼多熟練水手都是他目前急需的,他豈肯暴殄天物?況且,這個鄭盡心在東海一票就能搶上數十萬銀兩的貨物,多少應該有些家底的,如此輕易殺了,還真有些捨不得。器:無廣告、全文字、更
刻意沉默半晌,胤禎才沉聲道:“本王可以給他們一條生路,命令船隊投降,叫鄭盡心過來。”
連著磕了這半晌的頭,葉開感覺頭都是木的,聽聞這話,不由大喜,不說其他的,至少數百兄弟的xìng命是保住了,他忙道:“謝王爺開恩。”
待葉開出去,胤禎便攤開了南洋地圖,暹羅的米價如此便宜,而且還能大量出售,必然是地廣人稀,灌溉發達之地,氣候就更不用說了,比江南更適宜種水稻,這可是一大糧倉,暹羅如此,緬甸、占城、安南又是何等光景?
印象中,緬甸與大清好象還發生過戰爭,而且還入侵過暹羅,安南也是野心勃勃,若能先在暹羅立足,便可左右逢源,屆時配合海軍,水陸夾擊,能省不少事,不過,他如今對東南亞各國的情況知之甚少,還得詳細瞭解才能定下來,他心裡暗忖,東南亞的情報得大力加強了。
聞知十四皇子胤禎對暹羅的米價有濃厚的興趣,而且還要見他,鄭盡心不由多了一份僥倖,好死不如賴活著,能不死,誰願意往絕路上走,他馬上下令,命船隊掛白旗投降,自個也乘船去見胤禎,心裡卻是盤算著,以大清海軍目前的發展勢頭,最需要什麼?而他又能做什麼?以他這些年做下的大案,殺個十七、八次都不冤,唯有極大的利用價值,他才能保的住一條xìng命。
聞報鄭盡心被帶到·胤禎微微沉yín,才吩咐道:“帶進來。”對這個不講海上規矩,四處流竄搶劫的慣匪,他也比較好奇。
鄭盡心是被縛著雙手進來的·如今xìng命捏在胤禎手裡,他倒也乖巧,進mén就叩頭道:“草民鄭盡心拜見十四王爺。”
&nō四十出頭,個頭不高,卻十分jīng壯,一臉粗獷·透著一股子桀驁不馴的味道,瞥了一眼身後的車同,他才慢條斯理的吩咐道:“將繩子去了。”
解開繩子,鄭盡心立即磕頭道:“謝十四王爺。”
胤禎沉聲問道:“鄭盡心,你可知罪?”
“草民知罪,草民犯案累累,千刀萬剮亦不為過。”鄭盡心伏著身子道。
這麼痛快?這傢伙有貨!胤禎頓時大為好奇,不再吭聲·等著他自己抖落底子,再做決斷。
見胤禎問了一句,便不再開口·鄭盡心不由自腹誹,知道遇上狠茬了,生死悠關,他也不敢藏著掖著,便主動說道:“王爺,草民自小縱橫四海,對海上所有盜賊巢xùe皆是瞭若指掌,如méng不棄,草民願為王爺效犬馬之勞。”
果然是有底氣,胤禎心裡暗忖·這傢伙應該所言不虛,他不守規矩,四處掠奪,在海盜中也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用他幫著剿海盜·確實是最佳人選,僅憑這條,就能免有他一死,不過,胤禎仍是沉住氣,不做聲。
見胤禎不吭聲,鄭盡心不由一陣心虛,略為沉yín,才道:“王爺,草民亦盜亦商,對東南沿海各國港口、物產都異常熟悉,王爺要購買糧食或者是攻打南洋諸國,草民願為馬前卒。”
胤禎聽的心裡一動,如今海軍兵力不足,安chā這些人先去暹羅發展,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就是不知暹羅的漢人多不多,否則,若僅是購糧和刺探情報,還不如用專業人士。
他這裡沉yín不語,鄭盡心已是廟裡長草—慌了神,他最大的利用價值就是這兩條,若是十四王爺不動心,他就斷無活路。
胤禎沉yín半晌,見鄭盡心再不言語,知他也就這點底子,這才開口道:“你這些年四處掠劫,所得錢財呢?難不成也是要錢不要命之輩?”
一聽胤禎要錢,鄭盡心登時就臉sè灰白,自忖難逃一死,他也不叩頭了,沉聲說道:“十四王爺也是帶兵之人,我等雖為盜賊,但數百人的隊伍,huā費也甚是驚人,往往是搶上一票,揮霍完了,才去思謀下一票生意,哪有多餘錢財。”
這話有理,他一盜賊,又不造反,過得自然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酒明日憂的日子。胤禎點了點頭,他也不在乎那點銀子,主要是擔心鄭盡心藏有大筆銀子,若此,他必然無心賣命,時時只想逃跑,既無存銀,就好說了。
沉yín片刻,胤禎才道:“你對東海黃海甚熟,對倭國可熟?”
十四王爺難道是要打日本?那可就撿回一條命了,鄭盡心不由大喜過望,立刻沉聲道:“回王爺,倭國也有不少海盜,草民跟他們多次jiāo手,對倭國東南一帶甚為熟悉。”
聽他說話頗為文雅,胤禎好奇的道:“你讀過書?”
“草民未曾讀過書,但喜歡看戲,以前手下亦有讀過書的老童生,跟著他認的幾個字。”鄭盡心恭敬的回道。
“先下去歇息”胤禎淡淡的道。
待鄭盡心退出,胤祥、施世驃二人才連袂而入,一落座,胤祥便笑道:“恭喜十四弟,這次可是收穫不小,一百萬兩怎麼著也有,剿海盜可是太划算了,名利雙收啊!”
“這是股捍匪,剛出去的便是鄭盡心。”胤禎淡淡的道。
一聽是鄭盡心,施世驃便笑道:“恭喜十四爺,得了個絕佳的領路人。”
胤禎亦是含笑道:“此人可以大用,他對日本的東南一帶的海域也很熟悉,另外,咱們這次收穫得可不止這區區一百萬兩,你們知道暹羅的米價是多少嗎?三錢一石。”
三錢一石?胤祥、施世驃二人亦是不敢置信的望著胤禎,半晌,胤祥才jī動的道:“這可是大清的糧倉啊,搶,要儘快的搶佔!”
“沒兵怎麼搶?”胤禎含笑道:“再說,他現在也是咱們的糧倉·這幾國目前不急。”說著,他看了二人一眼道:“對於緬甸、暹羅、占城、安南幾國,我有個初步的想法,先與暹羅拉好關係·再譴人入緬甸、安南挑撥,慫恿他們進攻暹羅。
大清佔領整個南洋,必然引起緬甸、安南的恐懼,他們也急於擴充套件疆域,增強戰略縱深和迴旋餘地,稍加挑撥,應該就能引發戰爭·屆時,咱們再應暹羅的請求出兵,一舉掃平四國。既師出有名,亦有利於以後的統治,可謂一舉兩得。”
“好計謀!”施世驃高聲讚道,“兩國一旦出兵,咱們便可利用海軍,給他們來個兩面夾擊。”
胤祥卻是遲疑著道:“這一來·豈不是要數年的策劃?”
“十三哥可是擔心英雄無用武之地?”胤禎笑道:“待海軍大成,就擔心你無暇分身了。”
噶羅巴。
自胤禎去年巡視噶羅巴,確定將其做為澳洲與大清本土的中轉站之後·噶羅巴就掀起了建設**,城市、港口碼頭、海軍基地自然是重中之重,大量的百姓和當地的土著奴隸投入了各個工地。
胤禎對當地漢人的優惠政策獲得了極大成功,不管是哪裡,土地對百姓而言,都是命根子,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胤禎按人頭每人發放十畝田地、不剃髮易服,這二個政策一出臺·就獲得了當地漢人極力擁戴,對於噶羅巴的建設,一眾百姓亦是熱情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