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實質而言,八旗旗主的這種特權和中央集權是相沖突的,出於鞏固統治的需要,皇帝要直接掌管旗民,加強皇權,而旗主則要維持對旗下旗民的所有權,從而導致旗主的這種特權與皇權的矛盾日益尖銳。
因此,自清太宗皇太極即位以來,諸王和旗主的權力就不斷受到抑制,皇權不斷得到加強。清太宗將八旗分為兩等: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有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直接隸屬於皇帝,剩下的歸屬王公宗親的五個旗則定為下五旗。
可以說,大清前期的皇帝,都必須先在八旗內擁有絕對優勢、得到普遍擁戴,才有機會登上皇帝寶座,否則,即便是登基,也是傀儡。
八阿哥胤禩爭儲採取的主要手段,便是拉攏各旗的旗主和王公宗親,取得他們的擁戴,獲得他們的支援,這也是康熙忌憚胤禩,對他不遺餘力打擊的原因。所謂的百官,在康熙眼裡,根本就不值一提,他忌憚的是這二十四旗的旗主,和在各旗擁有巨大威望的王公宗親。
胤禎在宗親裡發賣‘四大恆’股份,倒賣貿易船隊股份,推出海外分封,結交幾個鐵帽子王爺,不僅是要拉攏這些旗主和王公宗親,而是要用利益把他們與自己綁在一起,這還是他忌憚康熙,不敢肆意進行捆綁,一旦能放開手腳,他還將加大利益捆綁規模。唯有如此,日後他才能放開手腳,大膽革新,才能夠取得最大支援力度。
不過,利益捆綁只能是輔助,最主要的,還是君主集權,強權才是王道!
此次,康熙提出整頓旗務,籌劃八旗生計,胤禎越琢磨,越覺的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康熙的側重點固然是籌劃八旗生計,但未畢就沒有借他胤禎之手整頓旗務的意思,這個機會可要好好的利用把握。
既然有整頓旗務的名頭,就正好扯大旗做虎皮,不管康熙有意無意,他都要大動干戈,加強皇權,削弱各旗旗主的權利,為日後登基革新鋪好路,能夠加強皇權,康熙定然是樂見其成,亦會大力支援。
雖說,為此要得罪一些旗主和王公宗親,胤禎卻是絲毫無懼,只要海外分封見成效,只要海軍不斷壯大,他大可以拉一幫,打一幫。
見胤禎半晌仍是怔怔的出神,胤誐不由說道:“十四弟,酒都涼了,想什麼呢?如此出神。”
胤禎回過神來,看了看胤誐,又看向胤禩,微笑著道:“旗務不愧是朝廷第一大政務,稍稍一想,便是千頭萬緒,八哥,總得說來,不外乎是完善八旗機構,健全八旗例則,規範旗民行為準則,糾正八旗辦公作風等幾方面,此外,我還想設立八旗宗學。八哥你們有好的建議,也可以提出來議議。”
見胤禎張口就說了五條,而且幾乎是涵蓋了旗務的各方面,胤禩不由暗暗驚心,老十四這次可是準備大動干戈了,但願不要惹火燒身的好,否則他們也沒好果子吃。
胤禟眉頭皺了皺,才道:“十四弟,能否等到海外分封卓見成效再行整改?”
“九哥慮的有理。”胤禎笑了笑道:“可以先從建宗學、完善機構入手,免得那些個言官鴰噪。”
胤禩點頭道:“如此甚妥,不過,這宗學規模,機構多少等,還望十四弟示下,我等亦好心中有底。”
胤禎沉吟著道:“宗學,暫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設立四所,考慮到宗室子弟增長較快,宗學的規模稍大一點,經費,就暫由我墊支,不擠佔國帑。至於機構,現今八旗並無公所衙門,各都統旗主皆是在家處理旗內事宜,不成體統,各類檔案文書亦無妥善管理,為防各旗之間往來頻繁,就以八旗為基準,在各自駐區建立都統衙門。此事,我明日進宮,稟報皇阿瑪,允准之後,馬上著手施行。”
“十四弟這些年算是歷練出來了,倉促之間,思慮便能如此周詳,實讓八哥汗顏。”胤禩輕嘆道。
胤禎笑道:“八哥,這裡就咱們四兄弟,您就別往我臉上貼金了。”
“八哥可不是奉承,實是心服口服。”胤禩道:“十四弟放心,各方面的資料,我們馬上開始著手收集整理。”
“恩。”胤禎點了點頭,道:“有勞八哥您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