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票補之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掣肘著市場的發展。
這個深層次的原因絕逼不是馮導所說的‘觀眾垃圾’,而是去年一整年上映的電影,質量確實堪憂…
市場泡沫積累太多,導致去年上映的電影多是些匆匆上馬的“臭魚爛蝦”,不管是大製作還是小製作,總體口碑是不及前年的!
於是,很多品質在及格線以下的影片在二、三、四季度淪為了炮灰。
去年一整年,虧損的電影占到了大多數,其中不乏一線導演主創或者一線演員主演作品,製片成本加宣發成本近億,但票房卻只有幾千萬的影片比比皆是。
尤其是一些沒有網際網路基因的老牌主創,雖然是大投資的影片,但預售和熱度都起不來,大大影響院線排片的信心,這也讓影片的氣質一看就沒有想象空間。
電影票房歸根到底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而不是由供給驅動。
並不是拍出什麼片子,市場就要看什麼片子。
當下的觀眾,尤其是小鎮青年在審美方面的提升速度要遠遠超過電影生產者們的預期。
大浪淘沙,市場只會快速進化,走向成熟。
資料顯示,有281部單片票房不足1000萬,佔全年數量的近70%,大量影片面臨著院線一日遊的尷尬局面…
電影觀眾已經變成了平均年齡21.4歲的網生代,並不是這一屆的觀眾墮落了,而是守舊的導演和老去的演員沒有追上時代的發展。
電影局的領導們一定很煎熬,他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
實際上,去年四季度,他們已經採取了辦法——一舉放入了42部進口片,指望進口片能夠救市,想太多了,非但沒能實現救市的目標,還因為上映的電影太多導致檔期擁堵,很多國產片本來能夠取得更好成績的,也被擠出了市場…
只能指望今年的春節檔能夠爆一波,否則,連續連年KPI完成不了,可不是什麼小事,很有可能影響仕途!
……
大年初三,《乘風破浪》劇組抵達西虹市。
小白的大本營!
從下飛機開始,主創團隊被熱情的影迷團團包圍,齊聲喊著白小飛的名字,小白激動的都快哭了!
特麼的這幾天跑宣傳,圍著他們的要麼是趙莉影的粉絲,要麼齊聲喊著朝哥。
還是家鄉人民好!
“看到沒有,哥的人氣!”
“…”
張山懶得搭理他,朝四周熱情的影迷揮了揮手,大步流星登上了舞臺…
肯定是妒忌了!
京城站宣傳的時候,呼喊張山名字的還比不上趙莉影!
漫不經心走到趙莉影身邊:“…看到沒有,哥的…”
“導演,該我們上場了!”
“…好!”
讓老子裝個逼能死啊?
伴隨著趙莉影還有白小飛的亮相,西虹市站路演正式拉開帷幕…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