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喜劇天王> 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精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精英 (2 / 2)

正如馬東對許知遠的評價,你的底色是憤怒,18世紀的英國諷刺文學家斯威夫特,也以“忿憤不樂”作為自己的墓誌銘,正是知識分子永遠保持的憤怒和不滿意的姿態,才會讓他們在這種長期的心靈痛苦中,保持自己清醒的思考和獨立的判斷。

但是有人會問,這麼做,值嗎?

是啊,他們完全可以主動的擁抱世俗,選擇成為一個社會和經濟地位的成功者,即便這樣,會讓他們虧欠自己在政治和道德上的立場。

有何不可呢?雖然我選擇了無視這個世界上哭聲,但是我獲得了個人的幸福,這不也很好嘛?

但是對於知識分子而言,知識和思想給了他們最大的勇氣和尊嚴,這讓他們擁有自己的價值和使命,也奠定了他們人生的方向。

可是,在這個極端追求功利的年代,不會有人理解,只會被人嘲笑。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人生是功能性的,我學習一個東西,它必須對我有用才行,哲學,歷史,文學,可以讓我獲得人生的財富自由嗎?如果不可以,那麼我為什麼要學習它?

但是他們永遠也不會理解,正是因為有無數不求回報的人建立起來的璀璨人類文明,才讓他們有了實現個人成功的土壤。知識分子是自己吃不上飯了才去推翻資本主義嗎?馬克思恩格斯要幫助無產階級,難道他們是無產階級嗎?

他們當然不是,他們不去選擇那些實現個人財富和地位成功的道路,而只是去選擇了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正如保護大熊貓,不會讓我在北京買一套房,但是保護大熊貓,就是我認為正確的事情。

人類生存的發展需要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但是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而是選擇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而告訴人類什麼是對的,什麼錯的人,就是知識分子。

我非常喜歡高曉松在奇葩說的有一期發言,他說國家養你們這些清華北大的人,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

而知識分子,不管在哪個時代,他都要成為一個異見者,他們必須把自己設想是為為了提升生命,而他們目標是為了促進人類自由而產生的非強制性的知識。因此,他們要與現實保持距離,保持永不妥協的質疑態度和批判精神。

而許知遠,的確也是這麼做的,他在蜻蜓fm又開了一個新節目《豔遇圖書館》。

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是像是在圖書館泡妞。但是實際上,他是在豔遇一本本書和偉大的作者。

在布拉格豔遇米蘭昆德拉,在臺北豔遇白先勇,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豔遇博爾赫斯。

這個不合時宜的中年男子,又開了一個不合時宜的節目。

畢竟,按照現在的朝向,應該在杭州豔遇馬雲,在加利福尼亞豔遇扎克伯格,在蘋果豔遇庫克才能得到更多的眼球。

第一期裡他豔遇的人,是米蘭昆德拉,豔遇的書,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我相信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這兩個的大名,但是說到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想提一個詞,就是“媚俗”。

“媚俗”來源於對昆德拉書中Kitsch這個詞的誤譯,但是我們現在利用“媚俗”這次詞語,依然能夠解釋我們這個時代的很多社會病。

它指的是很多人放棄了自己的獨立判斷和思想而追隨芸芸大眾的心態,而進入的一種平庸的感動。

大眾想聽什麼,我就講什麼,完全放棄了知識,理性以及道德,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自媒體的總體現象。

我們的許知遠之所以成為了一個主流輿論裡油膩中年男子,正是因為他說話的不合時宜,他的思考和他的行為,多麼的與大眾格格不入。

而現在,許知遠專門把米拉昆德拉作為他的第一期節目,這種背後的想法也是非常有趣,雖然節目裡沒有對“媚俗”“刻奇”的強調。但是這種行為,是許知遠對自己立場的一種無聲的強調。

那就是堅持理性的立場和文藝的精神,用行動表示了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異見和價值觀。

在我們這個時代,最珍貴的一種品質,就是不妥協,我們需要這種不妥協的人,雖然他也許說的話,我們不愛聽,也許講的故事,沒有讓我們像讀雞湯和網路一樣獲得直接的快感和感動。

但是,他能讓我們清醒,讓我們知道我們還是有不足之處,讓我們知道我們還可以選擇另一種活法。

這個世界上遠遠不止於我們的眼前,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

雖然,像許知遠之類的發聲者,這種徘徊在主流邊緣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力量太弱小了,弱小到我們聽不見,甚至不願意去聽。

我不為這個感到悲哀,因為我無比清楚一件事情,就是這些聲音,這些書本的力量,也許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喧譁聲中變得微弱,但是它們永遠都不會被消滅,正如許知遠說過的一樣,在任何時代,其實知識的聲音都是弱小的,但是它們有一種時間上的強度,歷經千百年都不會消逝,人類的理性和文明的尊嚴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而我,也依然不會避諱在人群中表達自己對許知遠的好感,即使這群人都是靠著罵許知遠得到十萬加的人,因為許知遠的立場,也是我的立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