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2016下半年籌備演員選拔階段,烏而善團隊曾考慮是否可將《封神》線下選秀同衛視節目做聯結,既算是透過衛視影響力多些甄選選擇,亦可透過線上曝光度為專案、為選出的新秀多添些關注。
透過行業相關人士牽線合作,一個叫做《演員的誕生》,以“選拔演員”為主旨的綜藝專案被初擬了出來。
帶著這個專案,烏而善團隊先後同幾家衛視進行了接觸。
最開始的時候,他是跟芒果臺合作的!
可惜,烏而善想要的是素人PK,最終脫穎而出的演員會參與烏而善《封神演義》拍攝。
當然,這些脫穎而出的演員肯定要簽約進入江志強麾下…
但是芒果臺肯定不願意,再加上其它方面沒談攏,於是,烏而善團隊找了浙省衛視,負責跟他們談合作的是周冬梅還有吳彤團隊。
分歧來了,烏而善想找演員,浙省衛視想要收視率!
你挑一幫素人PK,有什麼意思?
找幾個流量派跟實力派PK,那才有爭議,有看點,有看點就有收視率,有收視率才有廣告贊助!
再說了,演戲不像唱歌,大家多少都會唱上幾句。它真是一個有門檻的事情,而且門檻還挺高,素人PK,真的沒啥看點!
於是就黃了…
但是,周冬梅還有吳彤團隊覺得這是個機會——這兩人分別是浙省光電的綜藝部主任還有製作人,吳彤團隊打造了《王牌對王牌》,他們堅信找一幫明星絕對比找素人更能讓觀眾滿意!
再加上白小飛、徐爭、寧昊那期《大本營》的超高話題度、收視率,他們決定搞了!
《演員的誕生》推上了日程!
……
這個節目誕生的很是時候啊!
這幾年爛片雲集,一幫流量明星迅速上位,原本有實力的演員卻得不到發揮的機會。
劣幣驅逐良幣。
請來了一幫專業評委,一幫有志難抒的演員,幫著他們擴散一下知名度,挺好的!
如果單純讓看“演員的誕生”這個標題,很多人會以為這是個揭示電影工業的一檔欄目,從選角、化妝、攝像、佈景、臺詞等多個維度,為我們呈現出演員是如何在大熒幕上被觀眾熟知,並如何塑造一個個鮮活角色的。
幾個導師有那麼多拿得出手的作品,完全可以還原一下當年這個戲的創作過程,帶領觀眾來一場探尋時空之旅。
本來以為會給觀眾獻上一出關於演技的探討,結果…
《演員的誕生》一開始,靠章紫怡的虎軀一震,一下子帶起了熱度,真是雙贏的炒作。
然後,藍臺立馬被打回原形,用各種手段想複製這種熱度。
選最討巧的方式,炒題材,看宋彤彤就弄《我愛我家》,接著又來《超生游擊隊》。
章紫怡的《我的父親母親》,《十面埋伏》,也都是選題。“解構經典”的過程,在差團隊的手中,基本等於“毀經典”,然後人家會用最冠冕堂皇的“致敬經典”一帶而過,全然不顧自己的編排,剪輯,和製作上的粗鄙…
小白參加的是第三期,前兩期已經播出,收視率、話題度都很棒,也有‘零星’的質疑…
對於電影宣傳來說,收視率高就行了!
再說了,人家給了那麼多錢,動動嘴,先方設法誇一個人,能有多難?
誇不了演技,就誇進步,沒有進步,就誇懂禮貌,要是連最起碼的禮儀都沒有,乾脆就誇有個性!
閉著眼睛,瞎姬霸吹,導師怎麼吹,他就跟著吹…
多簡單!
當然,抵達浙省光電中心之後,他先找了劉田弛,畢竟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