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喜劇天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藥神(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八章 藥神(三) (1 / 2)

關於《我不是藥神》的美譽已經太多了,筆者在此不再贅言,今天就單純從一張節拍表來分析下這部影片的劇作。

《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這個電影很難,題材受環境影響很容易變文藝電影,但實際上它有很多商業電影元素,就看你怎麼切入,怎麼著手;你是按照故事寫人物還是按照人物寫故事,這是兩個方向;怎麼改變一個人的負面力量,讓他變成英雄,也是比較難的。”

本片攝影指導王博學談起關於如何為這部電影確定影像風格時,說:“這個電影在文牧野導演開始弄劇本的時候就做了一個很大膽的方向上的調整,就是要拍一個商業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劇本開始就放棄了很多,沒有走個人表達,是按照好萊塢經典敘事模式走的,目的就是讓它更靠近觀眾。”(訪談內容請看:專訪《我不是藥神》攝影指導王博學:用鏡頭觸控現實的沉重與輕盈

眾所周知,好萊塢對於劇本的要求是全世界最嚴格的,因為符合觀眾的觀影習慣,好萊塢的編劇方法也被稱為最有效的編劇法。以羅伯特·麥基、布萊克·斯奈德等為代表的好萊塢編劇大師和戲劇教育家,更是總結了一套無往不利的編劇法則,將故事中各橋段的發生時間細化到了每分每秒。下面就是好萊塢編劇們奉為圭臬的編劇節拍表。

這15點結構也可以理解為是對電影三幕結構的細化,在《基本劇作法》裡面寫道:“不管三幕、五幕還是七幕,只要行之有效、恰如其分地把故事組織在或多或少的場景和段落之中就行。”根據《我不是藥神》主創採訪的相關文章,我們瞭解到《我不是藥神》分為四幕。接下來,就結合上面的節拍表,分析下《我不是藥神》的劇作。(下文關於《我不是藥神》的情節線是筆者根據記憶梳理的,可能有疏漏,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1.開場畫面

顧名思義是影片開場的畫面,這個畫面要求能夠展現整個影片的基調。包括展示題材、型別、影調;定調的內容是前史,建置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前史。

雜亂的上海老街弄,昏暗的保健品店,蓬頭垢面的中年男人……影片一開場就構建了一個髒亂差的現實世界。

2.呈現主題

如果是一部110分鐘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片長117分鐘,那在它的前5分鐘之內一定要帶出整個影片的主題,可以給主角出難題,或者將一個問題或概念拋給觀眾。

賣印度神油的小老闆程勇生意不景氣 、拖欠房租。去老人院交費,被告知老爸病重,負責人還讓他下次按年交費(生活窘迫,恨不得分期付款。婚姻失敗,且老婆提出要帶孩子移民,程勇與老婆談判,發生衝突,進派出所,被小舅子曹斌(週一圍飾教訓。

3.鋪墊/建構

在影片的前10分鐘內,要構建出這個世界的規則,展現人物的個性、人物之間的關係,如果在10分鐘以內沒能塑造出人物性格,展現出人物的目標、需求,觀眾就會看得雲裡霧裡。在好萊塢,如果製片方或大明星沒能你劇本的前10頁紙裡看到一個鮮明的角色,或者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會毫不猶豫地扔掉你的劇本。

剛交完父親的費用,面對兒子幾百塊錢的球鞋,程勇的第一反應是多少錢,日子過得相當尷尬。而戴著口罩的呂受益,鬍鬚渣滓,不合時宜的打扮,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病急亂投醫的他循著“印度”倆字,找上門來。

在本片的前10分鐘,程勇展現了自己最大的訴求就是掙錢。(生意慘淡、房東催租、前妻爭子、父親病重。

而呂受益的最大訴求是印度仿製藥“格列寧”。(慢粒白血病人、吃不起高價正版藥

此時的程勇雖然潦倒窘迫,但還沒到必須為了掙錢鋌而走險的地步,所以他並沒有把呂受益的話放在心上。

4.推動/轉折

這裡出現第一個故事的轉折點,劇情因此向前推進,這裡一定要出現一個打破主人公平靜生活的事件。在整個冒險結束之前,這個推動(催化時刻是把主角引向快樂的東西。

父親重病急需動手術,面對高昂的醫療費,程勇一個人喝悶酒,一張小卡片扔到他的桌上,他想起什麼,趕回店裡,發現店門因拖欠房租已被房東鎖住,程勇打破玻璃窗爬進店裡,找到了呂受益留電話號碼的卡片。與呂受益商談關於去印度帶藥的事情。

大背景事件:患者遊行圍攻售賣高價藥的醫藥公司。在抗議的人群裡,呂受益的表現最為淡定,看著病友們上前圍堵喊口號,他咬著雞腿翻著白眼,一副司空見慣又有點鄙夷的模樣。

5.爭執/掙扎

掙扎充分展現主角面對意外,與周圍人或自己內心發生爭執。

程勇去印度買藥,發現批發一瓶藥只要四百元,找到商機,想做代理,承諾一個月內賣出一百瓶。

面對滿滿一箱的仿製藥,怎麼賣出去?程勇和老呂到處賣藥卻不斷被拒絕,一瓶都沒有賣出去。

6.第二幕銜接點

從這裡開始故事進入第二部分,經歷了與他人的鬥爭和內心的掙扎之後,主人公找到改變現狀的辦法。

在《我不是藥神》中,找到銷售的渠道是爭執的結果,主角找到問題的解決之道,由此進入第二幕,進入第二世界。老呂提議找到病友群的群主劉思慧,於是出現了在夜總會看到劉思慧為了給女兒籌錢,跳鋼管舞的場景。

劉思慧找來各個群主,在飯館與程勇見面,這次見面的場景很有儀式感(喜感,一群各醫院的群主紛紛過來問好,這個場景和呂受益到神油店的情景也有點相似,一旦有人介紹,病人就像抓住最後的救命稻草般無條件信任。眾人在程勇的要求下摘了口罩(呂受益初次見到程勇,拉下三層口罩以示尊重。這次餐館會面,程勇認為群主們戴著口罩是對他的不尊重,當大家摘下口罩,他也把煙熄滅了。

7.B故事

故事進入第二階段後,開啟了另一條軸線,多數劇本中的故事是“愛情故事”,或者是主人公的冒險、傳奇從這裡開始,在這條故事線中,主人公的性格和環境要和第一段故事有巨大的反差,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被漸漸袒露出來,觀眾能夠看到主人公的另一面,或者對之前提出的問題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從黃毛搶藥到入夥抵債,邀請老劉當英文翻譯,“賣藥五人組”正式成立:幫忙牽線的呂受益、鋼管舞女+病友群群主劉思慧、會講英語的劉牧師、屠宰場的打工仔黃毛。

從這開始,那個曾經暗淡冷清的印度神油店開始熱鬧起來,大家悄悄聚集在這間破舊雜亂的小店,購買一瓶瓶能給他們活下去希望的“印度神藥”。

這一幕是不是很容易讓人想起《達拉斯買傢俱樂部》裡面排隊買藥的鏡頭?

8.遊戲時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