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幫人踩《戰狼2》捧《敦刻爾克》的時候,真特麼諷刺,《戰狼2》是根據利比亞撤僑和葉門真實故事為背景創作的電影,被一幫人罵成給政府歌功頌德,罵成小紅粉,而這部真正為英國政府洗地的電影,卻被他們捧上天。
當然我無意抨擊諾蘭,人家是英國人,幫英國說話,為英國遮醜無可厚非,可能我們的一些人也一樣,他們熱愛英國,看不得英國被抨擊!
人家法國人心中自有逼數,法國報紙就批評電影《敦刻爾克》,說十幾萬法軍為掩護英國浴血奮戰,這下到好,法國軍人除了在開頭露了一下臉,而且對盟友態度也不好,剩下的形象就是扒死人衣服到處逃竄蹭英國人船的形象。整個電影看不見真正在抵抗的法國人。
對了,有件事大家可能不知道,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英國指揮官也就是後來的緬甸軍指揮官,在不通知中國軍隊的情況下突然逃跑到印度,還把後勤物資全部銷燬,導致在前線抵抗日軍的中國軍隊斷了後勤,最後大批中國軍人沒有死於日本的子彈,死於後勤缺乏,這貨果然是狗改不了吃屎。
當年張伯倫那屆政府幹的事情英國人都覺得丟臉,偏偏一幫中國人倒覺得逃跑有理,賣隊友合法了。
自己被德國人天天炸的時候,盼星星盼月亮等來美帝的援助,德國人自己作死把絕大多數兵力投入到蘇德戰場,才有你英國的今天。
現在可好,蘇聯變成屍體了,大家都想踩兩腳,斯大林格勒沒人拍,莫斯科也沒人拍,偏偏敦刻爾克就成了偉大勝利。
當然,諾蘭導演很厲害,他在《敦刻爾克》嘗試了新的拍攝方式和敘事手法,老實說,他這種咖位的大導演敢於這麼用心的方式講述故事,本身就值得鼓勵了!
對很多熟悉諾蘭電影風格的觀眾來說,《敦刻爾克》不是一次很好的觀影體驗,全片太視覺化了,拋棄了大量的文字和對白,加重了對排程和剪輯的依賴。
這樣一來那個我們熟悉的諾蘭式講故事就不存在了,也導致觀感上會讓人覺得故事不再如之前那些樣精密,資訊量也不夠密集,雖然剪輯和配樂一直在旁敲側擊地不斷強調節奏,但實際上節奏並不快。
此片肯定不是爛片,但在諾蘭電影序列裡只能排在倒數幾位…
可以理解,大神也有偶爾水準下降的時候,斯皮爾伯格也拍了《世界之戰》那樣的平庸之作…
……
下午彩排過後,幾個人坐在芒果臺的休息室裡。
“《羞羞的鐵拳》來勢真的很猛啊,預告片點選量破億了!”
“這叫虛假宣傳,你看這預告片,笑點全都集中在沈輝身上,其實他就出場了沒到十分鐘,標準的大配角!”
麻花現在主打的就是沈輝。
《夏洛特煩惱》之後,沈輝已經成了內地首屈一指的喜劇笑星之一了!
而且很好的是,他沒有濫用自己,雖然也參演了《王牌逗王牌》那樣的超級爛片,更多時候寧願參加一些綜藝逗樂觀眾。
這個跟小月月很不一樣!
總感覺小月月非要把自己整成爛片之王才甘心…
“甭管他們,咱們就按自己的步驟來,從口碑上碾壓它!”
“…《鐵拳》那劇本你寫的?你覺得怎麼樣?”
“不好說,笑點不是特別多,不過麻花肯定二次改良了…”
幾個人正在聊最大對手,何老師從走廊拐過來:“喲,幾位聊什麼呢?剛才彩排怎麼樣,有啥問題麼?”
“沒,感覺挺好的,按這個來就行。”
彩排的就只是個開場,聽說這次《大本營》找了一堆的年輕演員排練電影片段,想讓三位導演外加唐小魚點評一下。
看來真的想做《我是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