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拍攝完成,只是電影創作的初步階段。
後期還需要一幀一幀的剪輯、配音、修片、調色,然後慢慢成型。
一部成熟的影片,拍攝工作只是整部電影流程中的前半部分,屬於工業流程的一個環節而已。
剪輯工作就是把導演拍攝鏡頭素材重新排序和選擇,精煉創作進行昇華,所以說,剪輯工作在整個電影創作中,屬於很重要的環節。稱之為電影的第三度創作不為過。它同劇本、拍戲處於同等地位。
一部中規中矩的電影,在高超的剪輯師剪輯下,可能會變得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反之,一部優秀的電影也可能被一個糟糕的剪輯師毀掉。
好萊塢最不缺的就是金牌剪輯師!
他們對電影的調控能力遠在自己之上!
《飛越瘋人院》是嚴格按照好萊塢傳統敘事流水線的產物,所以,獅門才原因投那麼多錢!
只有傳統敘事的劇情片,才有可能贏得票房!
《飛越瘋人院》的票房,小白不是很擔心,原時空,1976年,《飛越瘋人院》的票房接近六千萬美元,拿下了年度第二!
排名第一的是《大白鯊》…
《飛越瘋人院》的攝影處理,很完美,而且埋下了不少伏筆。
大多數畫面中的鞏利始終佔據著前景的中心位置,拍護士長時,多用仰視,拍病人時,則是俯視。
其實,從敘事手法上面來說,跟《肖生克的救贖》差不多,但是單純從深度上面來說,或者從劇本和導演上來看,《肖生克的救贖》更戲劇化和煽動性,用更直白的故事情節和對白告訴觀眾,什麼叫馴服,什麼叫“體制化”,衝破牢籠是怎樣的振奮人心。
《飛越瘋人院《》對社會和意識形態進行的類比和批判要深刻得多…
而且當時的傑克尼克爾森如日中天,還有就是奧斯卡的推動!
《飛越瘋人院》橫掃了奧斯卡!
小白的要求不高,票房能回本就行!
……
內地七七八八的電影製作公司不在少數,但能做到行業執牛耳的人,卻絕不一般。
江之強添頂著亞洲第一製片人的名頭,實力自然不弱。在電影圈內,稱一句行業大佬不為過。
這種人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卻真的在影響行業進展。
他旗下的安樂影業名聲不顯,實力卻極強,推出了《捉妖記》、《封神三部曲》,甚至還有《花木蘭》…
當初迪士尼想拍《花木蘭》,自然要找一個地頭蛇合作,江之強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電影市場的繁榮,與經濟發展和年代需求有聯絡。
民眾對影音娛樂的需求增加,內地院線興起,這才造就了華語電影僅靠內地市場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以前,為什麼要搞合拍?
還不是因為內地市場太小,容量不夠,需要藉助香港賣片!
當然,最近幾年,完全不用這樣了!
巨大的盤口,也讓人敢於砸錢製作大規模的電影!
比方說《封神三部曲》,30億人民幣的投資啊…
換了幾年前,誰敢?
即便是現在,除了江之強,也沒幾個人敢這麼幹!
從《臥虎藏龍》、《英雄》開始,江之強就成了一杆旗幟,一杆代表華語電影前進方向的旗幟!
他做大片,所以,內地一幫人才敢做大片,現在,他搞大規模投資了…
很多人都在觀望…
然後,《封神三部曲之妖亂國殤》上映,票房當然回本了,可惜,口碑不咋地…
這個現象很不好!
系列片最主要得看口碑!
如果不是《戰狼》積累的強大口碑,《戰狼2》能爆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