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是好演員,留給我們無數津津樂道的角色!
有人說他是戲霸;
這個沒辦法,好的演員,通常有自己的堅持,說是戲霸,也不為過…
還有人說他千篇一律,演誰都一個樣,其實說到底只是戲路死了;
還說演員隨著年齡增長戲路肯定會逐漸收縮的,還拿梁佳輝舉例子:所謂千人千面被說得神乎其神,你叫現在的他去演黑玫瑰對黑玫瑰的那個搞笑還有點基的呂奇,也肯定是演不出的了。
“演員隨著年齡增長戲路肯定會逐漸收縮的”,這話未必。
坊間不知道為何,冒出來一個通常的誤解,似乎還很有市場:“陳導明早年角色多變,康熙之後則僵化定型,路子越來越窄。越來越不會塑造人物。”
演員塑造不同角色間的區分,不是隨便一句“一人千面”便可交待了事,而實在是一個屬於職業演員的技術活兒,應是神態、語調、特徵動作形態等的全方位立體區分。
說真的,放眼華人男演員,綜合一個演員的各角色形象分析,可以說一句大話:陳導明應該是中國男演員裡最重視形體特色動作、形體特徵區分的演員了。
《末代皇帝》裡溥儀是急匆匆快步走好似一溜小跑就是煩太監們整天“跟著我!”
《圍城》裡方鴻漸是留洋知識分子慢悠悠搖擺踱步,愛把手斜插在吊帶褲的口袋裡。
《黑洞》裡陰鬱黑老大聶總是抄著風衣輕腳貓步!
《冬至》裡腳步虛浮、外八字腳、微駝著背的陳一平…
哪怕是《無間道3》…算了,明叔親口自己說了《無間道》跟他沒有關係!
認真看《歸來》,真正最體現明叔演技的地方就在於幾處走道!
別的不說,《楚漢傳奇》要不是有他撐著,早就成了爛劇了…
好吧,水的有點多了…
明叔之所以接《少林足球》,主要他想跟小白合作一把,或者說點點他的斤兩!
開機第一天,沒有他的戲,他也來了,而且來的很早,一直在觀察小白…
有點意外,劇組上下忙得一塌糊塗,身為導演,他卻穩如泰山,甚至還跟自己媳婦打趣…
太不像話了!
一個導演,居然不深入劇組?
明叔有點後悔…
一個小時後,劇組佈置完畢…不對呀,一個小時就佈置好了?
這也太快了吧?
沒等他想明白,小白已經示意開場。
飾演年輕時候魏詳的是彭彭:“給我張支票,什麼意思,讓我踢假球啊?!”
朱亦龍低頭:“不是不是,峰哥,我只是中間人,受人所託…”
“咔!彭彭,你在放一點,最好打他一巴掌,態度一定要囂張!”
“嗯。”
想了想,彭彭換了個表情,一臉的老子是大佬:“支票?你踏馬什麼意思?讓老子踢假球?”
直接抓住了朱亦龍的頭髮…
“啊…峰哥,峰哥,我錯了,我就是中間人…”
“中間人?別以為我倒下了,你就可以爬上去!”伸手按住他的頭皮:“想都別想!給我看清楚啊,“黃金右腳”是我不是你!想取代我?做夢吧!”
朱亦龍愈發卑微:“峰哥,我…我最近手頭緊,想抽點佣金,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教練要是知道了,我肯定…”
“敗類!”
“對不起,峰哥,我先走了…”
“回來!”
一把搶過朱亦龍手上的支票,面無表情穿好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