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活兒,如果細分到電影上面,也叫型別化敘事!
好萊塢電影有三**寶,連貫性剪輯系統、明星制,和型別片。
連貫性系統是好萊塢達到造夢目標的基本製作規則,令觀眾忘卻電影是人為製造的虛假世界,沉浸到銀幕上的悲歡離合當中。
明星制將誘惑力凝聚到一張張俊美的招牌臉孔上,使觀眾對某個演員產生超越時空的迷戀。
型別片則是對電影觀眾口味細化分類,投其所好,而每種型別都形成固定的規範。
一般電影觀眾入場前除了知道導演、主演的名字,首先了解這是個什麼型別的影片。
國內的觀眾給小白大的標籤是就是喜劇導演、喜劇演員!
如果小白想轉型,這個會成為他的障礙,但如果他不想轉型,這個是他巨大無比的優勢!
好萊塢製片制度的影響下,電影創作不再是一種個人的行為,規範的製片制度使電影製作成為一種批次的、流水線式的規範化過程,模式化成為其基本特徵。
固定模式的確定能夠提高製作效率,降低製作成本,因此,型別片是必然的結果。
型別影片的一大特徵就是重複性和可預見性。
美國電影製作者經過長期創作實踐,歸納出了一些成功的模式,這些模式最具商業上的保險係數,最能獲得投資的回報。
一種型別的影片如果很受歡迎,便都來拍攝,一般在一定的時期內都能獲得較好的商業效果。
所以,型別影片作為一種典型的商業電影觀念,是美國大製片廠制度的必然結果。
正因為有一些固定的型別模式,所以大製片廠的生產流水線便可以對素材稍加改頭換面,便可大量複製出大同小異的、適銷對路的文化產品。
比方說超級英雄系列!
主角很特別,與我們不同,因此不受到尊敬!
這也是這種題材的影片裡既有成功,也有犧牲的原因。
故事元素方面:
英雄必須具有一種特別的“能力”,或是他要去完成一個偉大的使命,或是做善舉、行義舉。
英雄必須要有一個與他的力量旗鼓相當、甚至強於他的敵人,這個人並非是“選民”,但他自認為是。
英雄必須要受到“詛咒”——這是他成為英雄的代價,英雄戰勝了詛咒,或是被詛咒打敗。
《鋼鐵俠》的牛逼之處,在於託尼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所以他受歡迎了!
然後乘勝推出了《無敵浩克》、《雷神》還有《蟻人》…
這幾個英雄都有侷限性!
汪朔說過:“中國需要有姜聞這麼個人。有他在,我們才好說,本大國電影也不都是行活兒。”
是啊,姜聞的電影確實讓人驚訝,《邪不壓正》具備了所有賣座的元素,愣是讓他給玩砸了——敘事方式給人一種“優等生解題不斷跳躍思維”的感覺,好像他就是不願意安心給你講故事!
……
“導演不應該考慮票房?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得分型別,《楚門的世界》我就沒考慮票房,很多人說它是好電影,包括我去北美跟人談合作,他們也都這麼誇,可是,現如今的國內電影市場需要的並不是《楚門的世界》而是型別化電影!”
“電影市場逐漸成熟,今年的春節檔,沒有一部流量派唱主角的電影,我很欣慰,這說明我們的觀眾已經已經過了看人買票的時代!”
“好了,就說這些,實在沒有什麼準備,吳景也不在,謝謝大家…”
微微鞠躬,小白走下了舞臺…
這段脫口秀很…很一般!
他也不敢隨意調侃,其實如果放開了,有很多可以調侃的東西,比方說‘偷稅漏稅’,比方說‘華藝’,比方說‘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