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95後、00後壓根不知道周閏發是誰!
說實在的,小白自己也有點懷疑…
因為開拍現場,發哥居然沒有對劇本,而是很悠閒的坐著跟發嫂聊天。
這可不行!
這是在拍攝電影!
小白很想上前提醒一下,黃良說了一句:“這個是發哥拍攝前的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他不需要進入角色嗎?”
“等會你就知道了!”
黃良神秘一笑——他曾經跟過趙林山,拍過《銅雀臺》…
小白不置可否,喊來了攝影師指導程馬志遠。
從《乘風破浪》開始,小白的所有電影都用的程馬志遠!
毫不誇張的說,程馬志遠是白小飛的團隊裡面最重要的幾個人之一。
如果攝影師用平庸的手法拍攝一位出色的演員,結果將會讓人失望;如果攝影師毫無創作性的拍攝一個精緻的場景,影片投資將被浪費;如果攝影師用傳統機位拍一段絕妙的故事,肯定會枯燥無味。
一個導演在意自己的電影,就應該重視攝影師拍攝的每一個鏡頭。
精湛的鏡頭設計可以說是攝影師贈予觀眾的禮物。
電影大咖們都擁有的一個能力,就是能夠講述一個緊扣心絃、值得回味的故事,能夠創造一個以假亂真的世界,其實很多導演都會有偏愛的攝影師,比如科恩兄弟和羅傑·狄金斯;比如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等等。
只要導演和攝影師一來電,就會有奇妙的化學反應,往往攝影指導拍攝時狀態越好,電影鏡頭所呈現的效果也會越好。
不過,攝影師也有自己的風格,有些攝影師在他們每部片裡都展現了獨樹一幟的獨特風格,有些攝影師會先聚焦於人物,再渲染氛圍。
每位攝影師觀察世界的視角都千差萬別,所以小白絕不會輕易更換攝影指導,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合作,程馬志遠與他配合默契,堪稱是最適合他的一位攝影師。
坦白地講,攝影師的名氣很有限,即便拿過奧斯卡最佳攝影小金人的攝影師也不例外,雖然攝影師做了諸多工作,幾乎參與影片的各個製作環節和流程,但是通常來說,電影上映後,導演會受到觀眾的讚譽表揚或批評,製片方能夠得到利潤,而攝影師卻成為了“無名英雄”,往往觀眾會知道一部電影的導演是誰,但是不會知道攝影師是誰。
舉個例子來說,奧斯卡首位3次連莊的主:最佳攝影艾曼努爾·盧貝茲基,有幾個人知道他?
當然,小白願意跟程馬合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個人暫時沒有當導演的想法,他就想一心一意做他的攝影工作…
……
“機燈就位!”
“攝影,OK!”
“Action!”
鏡頭對準發哥,穿著睡衣,手裡拎著油條、稀粥,鬼鬼祟祟窩在女浴室門口…
紅姑嘴裡叼著煙出場了:“喂,怎麼買粥買了那麼久?
發哥提了提手上的東西:“這不買回來了嗎?我剛才扶個老婆婆過馬路啊!”
“那你在這裡幹嘛?”
“我看看有沒有色鬼偷看人洗澡啊!這麼危險…六嬸,有沒有色鬼偷看你洗澡啊?”
從浴室走出來的六嬸表情無奈的伸手指了指發哥…
發哥大的表情似乎有些委屈,色厲內荏喊道:“吶,六嬸,無憑無據的你別亂指啊你!”
扭過頭,露出右邊臉上齙牙珍留下的口紅印…
“神經病,無憑無據的?”
紅姑面無表情盯著他…
“咔!”
小白捏了捏下巴:“發哥,能不能再放一點?”
“OK,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