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2年開始,奧斯卡開始有了固定的頒獎地點——柯達劇院。
柯達公司耗資7400萬美元獲得了劇院20年的冠名權,此外,每年還要向劇院所有者cim集團支付360萬美元。
然而,10年後的2012年,經營不善的柯達公司申請了破產保護,終止了冠名合同。
&n集團宣佈,與音響技術公司杜比實驗室公司簽訂了長達20年的冠名合同。
從此,柯達劇院正式更名為“杜比劇院”,奧斯卡頒獎典禮將在此舉辦至2033年。
美國媒體評論說,對於整個電影行業來說,奧斯卡更像是一個大型的電影產業廣告宣傳片。
2018年奧斯卡,整場廣告收入為1.1億美元,如果加上紅毯秀則達到1.25億美元;根據凱度預測,今年的奧斯卡的30秒廣告價格應該處於200萬220萬美元之間,但ABC電臺給出的30秒廣告報價已達250萬美元!
當然,abc付給學院的奧斯卡轉播費用也高達1.2億!
但是,學院舉辦一次奧斯卡的成本價是多少呢?
5000萬美元不到!
在今年的頒獎典禮電視轉播期間,平均每小時就插播廣告12分鐘,比近幾年平均長出約18%,奧斯卡的廣告時長也從之前的24分鐘增加到了如今的42分鐘!
更讓人無語的,廣告費只漲不降!
根據坎塔爾媒體諮詢公司公佈的資料,從2009年到2018年,可口可樂公司就支付了約莫1個億美元的廣告費,現代汽車等非餐飲品牌也都花費了巨資。
當然,無論是賣廣告賺錢,還是娛樂大眾,好萊塢其實才是奧斯卡最大的贏家。
但刨除這些與金錢相關的利益因素,我們更願意相信的是,人們熱愛小金人是為了不錯過任何一個製造絕佳藝術作品的機會。
……
國內中有一些公眾號喜歡拿奧斯卡做標題‘中國電影的票房越來越高,為何卻離奧斯卡越來越遠?’、‘這樣的電影天天破億,中國將離奧斯卡越來越遠!’
神經病啊?
奧斯卡跟中國電影有半毛錢關係?
奧斯卡反應的是老美的審美!
看一下今年的提名名單,《登月第一人》、《以性為本》、《寵兒》、《瑪麗女王》、《本,回來了》、《被抹去的男孩》…
除了真正的小眾文藝片愛好者,有誰看過其中兩部以上?
咱們喜歡的喜劇還有動作片!
拿不到奧斯卡就一定說明國產電影的發展狀況不好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別的不說,如果今年《邪不壓正》拿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就能代表咱們的電影成功了嗎?
扯淡,《邪不壓正》我還是覺得不好看!
儘管中國電影產業還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真正有信心將自己的問題解決掉,把自己的電影產業做好做精,至於何時能拿下一座奧斯卡獎,其實更多隻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而已。
踏馬的,不是我想水,都沒看過,我也不知道咋寫…
……
音樂聲忽然響起,奧斯卡拉開大幕!
主持人艾倫·德詹尼絲開始了長達12分鐘的脫口秀,沒有字幕,聽起來很困難…
調侃了一番名人,幾乎所有獲得提名的演員都沒有拉下!
現場笑成一團,艾倫·德詹尼絲確實是很好的脫口秀演員,現場的大咖都很賣她面子。
主要《艾倫秀》算是全美收視率最前茅的幾檔綜藝。
扯了半天,節目終於開始了!
奧斯卡頒獎典禮長達3小時左右,沒有任何東西可惜可吃,23項提名,每個獲獎者登臺,你都得站起身鼓掌。
這是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