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想都沒想直接回答:“都很重要,沒有觀眾,電影就失去了土壤,創作就像是空中樓閣,但是電影本身也很重要,某種意義上,電影是導演是想的延續!”
“那你是如何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呢?”
“…我不需要平衡,我的審美跟大眾是站在一條線上的!”
……
聊了兩個多小時,茶水喝了兩壺,兩人都有點餓了。
“來點點心吧!”
小白從冰箱取出餅乾、蛋糕還有蘋果、香蕉。
擺放在面前的茶几上,兩人邊吃邊聊。
托馬斯接著問:“除了吉姆·艾布拉姆斯外,你還有喜歡的導演嗎?”
“當然,卡梅隆、斯皮爾伯格、昆汀·塔倫蒂諾我都很喜歡!”
然後像是補充似的,接著說道:“我最喜歡的電影應該是《美國往事》,說實在的,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那種蕩氣迴腸的電影了!”
“…《美國往事》?”
托馬斯有點驚訝,倒不是說對《美國往事》詫異,而是對白小飛評委的詫異,他這麼推崇吉姆·艾布拉姆斯,然後居然說他喜歡賽爾喬·萊翁內…
好比你說我的女神是松導楓,我最喜歡的作品是《花樣年華》…
這尼瑪有可比性嗎?
“可是他的電影跟你的審美觀完全不同…”
“我覺得欣賞電影肯定要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我雖然是拍喜劇的,但我很喜歡看一些不同風格的電影,比方說百看不厭的《教父》,比方說大衛芬奇的電影,太多了…”
……
托馬斯的採訪基本上都是圍繞著白小飛還有電影這兩個核心。
他在筆記上記下了很多內容,他沒有詢問白小飛的家庭出身,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上查到,畢竟已經是網際網路時代。
回到賓館之後,托馬斯開始編輯內容。
把今天採訪的內容一字不落的記下之後,開始總結他對白小飛的個人看法。
“這是一個很自信的年輕人,他對電影有自己的審美,而且他的電影已經開始影響好萊塢,《楚門的世界》幾乎預定了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我們注意到他,是因為《楚門的世界》,然後谷歌查詢了一下,他的個人資產接近30億美元,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更讓人驚訝的,這些資產是他在短短五年內累計的!”
“他跟很多資產雄厚的中國電影公司不一樣,在北美,他只有一家剛剛創立的小公司,目的是用來走賬…”
去年,只是,樊爺登上了《時代》封面,但只是拿她作為中國電影的代表,當成一個引子,介紹中國電影市場的現狀,以及中國公司前往好萊塢“買買買”的歷程。
更多篇幅提到了阿狸、旺達等公司。
白小飛不一樣,更多篇幅用來介紹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