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尼的週末時光》是京城衛視熱播的綜藝…
好吧,談不上熱播!
那收視率連《鱸魚有約》都比不上!
但是沒辦法,現在的訪談類綜藝都不好做,能保留一兩個已經很不錯了!
當年叱吒風雲的《鱸魚有約》,堅持10多年,先後轉戰4家電視臺…
也在不斷挑戰和創新,前年《鱸魚有約》推出香港女神季系列,主持人開始走出演播室,去外場地採訪。
去年,《鱸魚有約》又推出“大咖一日行”等創新形式節目,老王的“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掙他1個億”一時在網路掀起不小的波瀾。
但即使這般努力,《鱸魚有約》年收入也不過幾千萬元。
欄目持續盈利能力不強、製作成本上升、網路衍生收入下降等,導致《鱸魚有約》的日子並不那麼好過。
被譽為高階訪談節目的《楊闌訪談錄》,人家的嘉賓是布什、基辛格、克林頓、希拉里、***等,在同類節目中顯得“更高一籌”。
但曲高和寡,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在大眾消費群體面前,《楊闌訪談錄》不得不面對收視率下滑的現實。
曾經的《楊闌訪談錄》是贏利的金牌電視欄目,銷售到全國幾十家電視臺,年廣告額達1000萬元,併發行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華人社群,全球觀眾超3億人。
現在,該節目也在探索轉型與升級——暫時停播…
社交媒體、影片網站等網際網路媒介、工具紛紛湧現,創造了更多元豐富的表達渠道與空間。
大家不太願意花時間看一個明星被採訪!
觀眾喜歡看明星訪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滿足對公眾人物隱私的好奇,但是當這些活躍在大眾視野的明星們那些背後的故事基本已是人盡皆知,沒有新東西可挖的情況下,難免會同一話題反覆炒,再加上電視節目的尺度有限,對於一些觀眾想要看的東西聊不了,長此以往,節目很難做下去。
《春尼的週末時光》如果不是京城衛視力挺,估摸著早就沒了。
這還是建立在支援人春尼會做飯的基礎之上——美食加上訪談。
……
小白是從來不看國內綜藝的,當然不知道居然還有一個《春尼的週末時光》,但是,宣傳部門說了要上,那就上唄!
《大本營》還有《天天向上》是沒指望了!
結下了樑子,暫時沒有解除的意思,對方不低頭,小白肯定也不會先低頭。
休息室,小白正在跟佟利丫聊天。
“你們真要拍《李世民》?”
小白點頭:“對,已經簽好合作協議了,明年一年都做這個專案!”
“…那你不是拍不了電影了嗎?”
“這沒關係啊,我只是編劇,負責協調劇本,導演導戲,我不需要在現場!”
“可你要是走了,誰掌控劇組呢?那麼多大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