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喜劇天王> 第八十二章 吃條魚,有什麼可驚訝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二章 吃條魚,有什麼可驚訝的? (1 / 2)

有點無奈的把耳朵離開拉開手機,等鍾麗芳吼完了,小白這才回答:“我一直有在宣傳啊,微博轉發了五條廣告!”

金棕櫚哎,還要怎麼宣傳?

關注的人肯定會第一時間到院線觀影,不關注的,你就算再怎麼誇,他也未必願意去!

而且章紫怡、秦海路已經同臺各種宣傳了,也跟就沒有小白什麼事!

“我走不開呀,電影才剛剛開機。”

“你就沒想過談它能大賣是嗎?”

“…對!頂了天了,五億票房,咱沒有必要為了一部最多保本的電影這麼大張旗鼓!”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很多拿了頂級電影獎項的電影票房都不高。

在國際頂級電影節獎項中有所斬獲的國產片,不管有沒有商業元素,或者是否具有型別片的某些特徵,它們幾乎都會被統稱為“文藝片”。

而按照中國電影市場的特點,只要被冠上“文藝片”這個頭銜,票房幾乎都不會太高,這彷彿是一個魔咒。

大多數文藝片都是作者電影,或者新導演作品,他們的表達通常又非常個人、尖銳甚至創新,這些特點比較容易獲得各大電影節的青睞,但在製作水準和成片質量上往往有一定欠缺,故事比較晦澀,因此在主流市場上比較吃虧,往往是小範圍叫好,大範圍不叫座,也就是俗稱的賠錢貨!

截止到目前,獲國際頂級電影節大獎的國產片中,票房最高的是《我不是潘金蓮》,累計超過4.8億,當然這其中有非常多的非獎項因素加持,比方說撕逼之類的。

獲獎片票房不高其實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就算最大眾,也最靠近主流市場觀眾的奧斯卡也是如此,其獲得主要獎項的電影往往也不是當屆奧斯卡票房偏高的作品。

獲獎片票房不高跟每個電影節的性質、電影節的慣性評選偏好、電影節當屆評委的口味、電影本身的故事題材、主流市場觀眾口味等多個元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統一起來就是,不接地氣!

當然,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有所改觀。

觀眾越來越成熟,觀影口味變得多元,這幾年一些文藝獲獎片的爆款出現之後,市場更加細分,觀眾對這種型別的電影接受度也更高了;

二是全國藝聯專線放映的支援,使得文藝片的土壤環境更好了;

三是行業的重視,現在越來越多行業大咖和資源都參與到了文藝片創作中,文藝片的品質得到了非常大的保證和提升。

但還是那句話,《楚門的世界》刷下了金棕櫚,小白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他真沒想過透過這部電影賺錢!

可惜,電影出品方不這麼想。

《唐伯虎點秋香》票房48億,《楚門的世界》再怎麼著也能有二十億吧?

利益動人心,這種時候不是小白一句‘乾脆不要上院線了’,電影就能不上的!

你丫不在乎這點票房,老子在乎!

……

《一出好戲》是黃博自導自演的第一部戲!

事實上,大家只要想到黃博要拍電影,下意識的反應就是喜劇——好像《大鬧天竺》那樣的喜劇!

並非如此,他從一開始就是奔著深度去的!

純粹玩喜劇,他玩不過白小飛,也玩不過麻花!

真要喜劇的話,乾脆就跟寧昊合作唄,幹嘛重複自己?

說實話,如果同期碰到一部比較扯的電影,《一出好戲》可以利用輿論實現吊打,現在的大環境就是這樣,一旦口碑好轉了,電影票房立刻就能上去,尤其是處女作!

可惜,他碰到了《楚門的世界》,金棕櫚獲得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