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喜劇天王> 第四十六章 能拿獎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六章 能拿獎嗎? (2 / 2)

法國人是熱衷並嚴格恪守圈子法則的,這不僅僅存在在電影圈,更存在在時尚界、商界甚至各行各業。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進了“家門”就要恪守“家規”,並且必要時,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戛納電影節就是扇高階大宅門,藝術總監的角色大抵相當於守門人兼管家,自然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走進這扇門。而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生成國際化的嫡系大家庭則是一件更為玄妙的事情這和中國人眼中的“關係”又不一樣,嫡系當然是仰仗親密歷史的,但其形成並非是胡作非為或者純粹金錢交易就可以得到的,至少需要在藝術風格、思想表達、創作視角、身份背景等各方面滿足戛納符號的高期待,強求不來。

若它一朝看上了你,春天就來了。

對嫡系的重視和培養讓門外的人只有羨慕的份,至少,每一年嫡系導演們都可能獲得一次全球閃光燈的注目,而他們的電影海報則可能被印上戛納電影節的圖示這一電影營銷的殺手鐧將幫助他們在電影市場中脫穎而出。

戛納嫡系導演的名字在迷影圈幾乎人盡皆知,達內兄弟、肯洛奇、邁克李、拉斯馮提爾、阿莫多瓦、河瀨直美、錫蘭等等…

多嘮叨幾句天才少年多蘭,所謂幸運必不是憑空從天上砸下來的餡餅,從19歲與戛納發生關係之後,多蘭就一路搭乘戛納快線實現進階式成長。

25歲的他與電影界的神話級元老戈達爾並列拿下評審團特別獎,在頒獎典禮哭紅了雙眼,還鼓勵全世界的電影少年不要輕易放棄夢想,最後和評委會主席坎佩恩如母子般深情擁抱。

多少雙眼紅的藝術青年唯有慨嘆:這究竟是憑什麼?

才華天分與獨到的思維眼光當然是第一要義,有機會被相中的運氣也是必不可少。

但是天才少年在全世界並非少數,多蘭的幸運除了滿身才華以及被看見的機會,還得益於他渾身上下充滿著被戛納熱切需要的各種元素:魁北克法語區出生成長,能說英法雙語,演藝世家背景,4歲就出道做演員,十幾歲就在當地積累了一定的名氣與口碑,長相氣質佳,同性戀身份,性格內斂不浮誇,年輕這一切簡直就是為戛納而生。

其他的天才少年們,不如乖乖認命吧。

簡言之,戛納電影節從打造邏輯、選片標準、觀念塑造等方面,都深深體現著人本特色,最終電影是導演的電影,導演則成為有戛納印記的導演獲得金棕櫚的影片禁止參加其他任何國際電影節,且入圍官方評選的影片必須在其各種宣傳材料上標明戛納電影節“官方評選”字樣!

作者先於創作的思路其實讓人讚賞,畢竟藝術也是因為個人才變得充滿魅力。

所以,如果楚門的世界拿獎,很有可能只是因為戛納需要白小飛!

每年,中國媒體都會無數遍地問:“今年有華語電影入圍戛納嗎?”或者問“為什麼我們的電影距離戛納、威尼斯越來越遠了?”

不如,或者換個角度自問,“戛納需要什麼樣的華語電影?”再或者,“華語電影為什麼非要去戛納?”

當華語電影在戛納舞臺席位缺缺時,或許我們應該反思的不只是電影工業的問題,而是在整個創作環境之下,華語電影導演是否能夠堅守具有個人風格和視角的創作,而不被現實綁架的問題。當然,還有是否願意被戛納綁架的問題。

現實情況就是這樣,連白小飛都想著去戛納鍍金,可想而知其它導演的想法!

……

作為導演,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電影受歡迎!

票房大賣!

其餘的獎項之類的,那都是附屬價值,楚門的世界,從電影本身來看,大賣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畢竟是白小飛的作品,拿個5、6億票房還是很容易的,如果能借著戛納的平臺把電影賣到歐洲、賣到北美,那就更好了!

至於戛納電影節,來還是要來的,但來了之後能不能拿獎,就全無壓力了,來的目的其實很簡單:人總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好萊塢全球化證明,商業電影才是王道。

至於類似楚門的世界這類片子,以後有創意再拍,沒有想法還是算了…

佰度搜尋 噺八壹中文網 м. 無廣告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